這幾天,相信大家也看到了一條令人痛心的新聞報道:
10月5日,黑龍江雞東縣東海礦一居民及其親屬共9人,在家中聚餐后發生疑似食物中毒。患者家屬稱,早飯吃自製酸湯子后(已在冰箱冷凍近一年)出現中毒反應。
截至10日,已有7人死亡,2人仍在搶救。經醫院化驗檢測,初步判定為黃曲霉素中毒。
酸湯子,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后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本身具有特殊的酸味,是特色食物。
但是在發酵和存放的過程中,卻極易受到污染,而且酸湯子本身的酵酸味還會掩蓋霉變味,大量食用就會發生中毒。
玉米是黃曲霉素容易滋生的食品基質,建議少吃此類發酵食物。
那麼黃曲霉素到底是什麼?為何危害如此之大?
我們知道,砒霜是一種劇毒物質,但在黃曲霉素麵前,可謂是「小巫見大巫」——黃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生活中,久泡的木耳、發苦的堅果、發霉的玉米、久放的花生、小作坊的自榨油、砧板、筷子等,都容易滋生黃曲霉素,大家千萬不要大意。
除此之外,相信有不少人都認為食物儲存在冰箱很安全,可以保存很久,但冰箱不是「保險箱」,如何合理使用冰箱,才能降低安全隱患呢?
接下來,袋鼠麻麻就把幾個需要注意的方面分享給大家。
1.合理放置、避免交叉污染
不要屯太多食物,否則冰箱會放得太滿,影響製冷滋生細菌,一般建議七成滿就好;
生熟肉分開放,防止生肉中的病菌污染其他食物;
冷凍肉類、速凍食品等拿出解凍后,不要再放入冰箱二次冷凍,否則易滋生細菌;為了方便取用,大塊肉類最好切成小塊再冷凍;冷凍前可以在外包裝上貼上標有日期和名稱的標籤,方便以後食用和清理。
2.注意存放時間
通常來說,普通的蔬菜在冰箱里放3天左右沒問題,瓜類的可以更長。但是現在購物很方便,水果蔬菜建議吃新鮮,一次不要採購太多。
肉類食品如果前期做好清洗(如家禽、海鮮、河鮮應掏凈內臟、裡外洗凈)、分裝等工作,放在冷凍室里保存的可以更久。
雖然鮮肉的冷凍保質期可以達到8-12個月,但是最好在1個月內吃完。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適合放在冰箱,如一些熱帶水果、饅頭、奶粉等。
3.母乳合理儲存、解凍
相信母乳餵養的媽媽,一定很關注「母乳冷凍可以儲存多久」、「如何解凍」等問題,往下看。
將母乳擠出后,可以使用儲奶袋,一般是聚乙烯(PE)材質,它導熱快、冷藏、冷凍都可以,為了避免膨脹,建議每個儲奶袋最好預留1/4左右的空間。
零下18℃的冷凍條件下,母乳一般可以儲存3-6個月。
冷藏狀態下,在4℃左右,母乳可以保存48~72小時,但反覆開關冰箱會導致溫度不穩定,建議冷藏奶最好不要超過12小時。
一般來講母乳只能解凍一次,儲存母乳時,最好將母乳分成每份60~120ml,根據寶寶的食量餵食,並貼上標籤,標明日期、時間,方便按照日期先後給寶寶用。
給寶寶喝冷凍母乳前,可以提前放在冷藏室,待解凍到液態后,再放到38~4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充分熱透后(25 ℃ 左右)再給寶寶吃。
為了避免營養流失,不建議直接將冷凍的奶放微波爐加熱或者慢慢煮沸。
袋鼠麻麻有話說:
我們常說「病從口入」,為了健康安全,大家都盡量食用新鮮的果蔬、肉類,不要大量囤積食物,以免出現霉變食物「扔了可惜、吃了受罪」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