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部《我們與惡的距離》讓人們看到了賈靜雯轉型後的驚艷表演。
她也憑藉該劇拿下了金鐘獎最佳女主角。
當然,這一切對於已經47歲的賈靜雯來說,並不容易。
初入娛樂圈的大紅大紫,婚姻失敗的是非曲折,奪子大戰的痛哭流涕,以及再獲幸福的笑逐顏開。
涅槃重生,讓人感慨。
《我們與惡》之後,賈靜雯的戲路也被徹底打開。
而去年,她憑藉精湛的演技,如願拿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瀑布》
這是一部文藝片,由台灣導演鐘孟宏執導。
鐘導的另一部代表作,則是2019年的華語黑馬大片《陽光普照》。
同為聚焦家庭的電影,《瀑布》則將主角設定在一對母女身上。
母親羅品文(賈靜雯飾),外企高管。
女兒小靜,高中生。
《我們與惡的距離》裡,賈靜雯就演了一個職場女性,雷厲風行,說一不二,強大的氣場足夠讓人退避三舍。
然而在《瀑布》裡,她所扮演的羅品文雖然還是公司主管,但卻和女強人沾不上邊。
開會遲到、工作疏漏、記憶力差、衝撞領導。
那麼你肯定會疑惑,這種人是怎麼當上主管的?
是的,曾經的羅品文也是公司的中流砥柱。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的狀態就變得越來越差,以至於公司在某天突然給她發了一封降薪的郵件。
她怒氣沖衝質問領導,得到的回复卻是:
疫情期間,外企的效益受到很大的影響,沒有裁員只是降薪,你就知足吧。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開會途中羅品文接到女兒的電話,班上有同學確診了,女兒作為密接人員,被強制要求居家隔離。
羅品文不敢隱瞞,就將這件事報告給了領導,於是順理成章,羅品文也被“放假”了。
女兒可能被感染新冠,相信作為父母都會非常擔憂。
但羅品文卻不一樣,她卻帶著怨恨。
甚至是不甘心。
如果女兒小靜不那麼倒霉,此時的她應該在職場上呼風喚雨,而不是像個保姆一樣伺候女兒的吃喝拉撒。
隔離第一天,母女兩個就隔著門大吵了一架。
媽媽強勢,女兒叛逆,這種情況放哪個家庭都是雞飛狗跳。
然而事情卻朝著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了。
羅品文發現女兒半夜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面無血色,冷得就一具屍體。
任羅品文怎麼叫她,她都無動於衷。
後半夜電閃雷鳴,羅品文不放心又去查看女兒。
結果推門一看,房間窗戶大開,床上卻空無一人。
羅品文嚇壞了,冒雨跑到大街上找人,可是無論她怎麼喊,都沒有人回應她。
結果鏡頭一轉,女兒在家裡好好的。
原來,那些靈異的畫面,都是羅品文的幻想。
她病了,得了思覺失調症。
只是繁忙的工作暫時讓她以為一切都是太過勞累而已。
羅品文倒下後,女兒小靜就爸爸接走照顧。
父母離婚後,小靜就很少聽到爸爸的消息,這次父女兩個見面,沒有驚喜而是驚嚇。
爸爸再婚了,而且又生了一個兒子。
看著從未謀面的弟弟,小靜滿臉疑惑,明明父母才離婚沒幾年而已,怎麼弟弟已經有七八歲了。
唯一的解釋,父母還沒離婚,爸爸就已經另覓新歡了。
可憐的羅品文,她還傻乎乎地盼著能和這個男人復婚,人家早已暗度陳倉,幸福美滿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
因為得知羅品文得了精神類疾病,公司連夜就和她解除了合同。
哪怕小靜找公司,接待她的人也只是冷冷的一句,大不了賠幾個月工資。
誰能想到,幾天前,羅品文還是個雷厲風行的女強人,而現在,她的那點可憐的賠償金,連物業費都支付不起。
而站在女兒的視角去看待家庭的變故,小靜可能也想不到,她要和這個很少給予她關愛的女人共渡難關。
即便,這個女人是生她的母親。
羅品文和女兒的關係並不融洽,得病後的羅品文,常常會無理由地翻箱倒櫃,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
如果小靜過問,她就大罵女兒是個賤人。
羅品文早就被公司開了,可是她依舊每天開車去上班。
後來小靜才知道,母親因為沒門禁卡,所以每天就坐在寫字樓的大堂裡,坐上整整一天。
精神錯亂,喜怒無常,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羅品文放火。
小靜放學歸來,家裡已經被燒得一干二淨。
得了精神類疾病的人,和普通病人最大的不同是,他們都認為自己沒病。
羅品文堅持留著前夫的東西,堅持去打卡上班,其實都源於她對於如今悲慘現狀的逃避。
人生的轟然倒塌往往來得措手不及,接踵而至的不幸,早已擊垮了這個女人最後的驕傲。
她不停給洗腦,告訴自己依然很好。
但倔強的女兒就像一根針,戳破了這些泡沫。
所以她才會對小靜惡語相向,將本就脆弱的母女關係推得更遠。
於是電影的前半段,是一個不合格母親和不著調女兒的相互厭惡。
而電影的後半段,是一個懂事女兒和受傷母親的相互救贖。
小靜從這些事情裡得知了母親失敗婚姻的真相,得知了她工作環境的殘酷,得知了要養育她的不易。
而羅品文,也在女兒的陪伴下,漸漸接受了自己得病的事實。
片名“瀑布”,是羅品文對女兒形容自己耳朵裡的聲音。
她說她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耳朵裡就一直有雜聲,直到有一天,她意識到這個聲音和瀑布很像。
那一刻,她才真正明白,死命抓住過去不放,人永遠不會往前看。
羅品文,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外企高管,最終說服了自己去做賣場的售貨員。
電影《瀑布》有多重可以解讀的角度,比如疫情的影響,婚姻的探討,但相信更多的人在看完電影之後,還是願意從“親情”“陪伴”這個角度去看待整個故事。
當然,並不說羅品文接受現狀,人生就會重啟。
相反,人到中年,要重啟談何容易。
沒有錢,羅品文只能自食其力。
除了每天要吃大把的藥,還要和耳朵裡的瀑布聲共處。
這才是人生,脆弱到不堪一擊。
跌到谷底,還要被期待上演“大不了重頭開始”的奇蹟。
於是導演鐘孟宏給這個喪到極致的故事,續上了一個讓人痛心的結尾,小靜在和同學出遊時,被上游暴漲的河水沖走,下落不明。
當我們跟著羅品文望著新聞,發現似乎被救出的倖存者裡有小靜時,電影卻在這裡戛然而止。
那個不知虛實的新聞鏡頭,就像不可預知的命運。
熬過了這一劫,等待你的也許是更加艱難的另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