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開端》大結局兩集,給人一種平平無奇的感覺,看似所有人都圓滿了,實際上很多東西都沒有解釋清楚,給人一種“就這”的失望之感。
“為什麼會循環?”從電視局開播至今,一直貫穿在整個劇情裡,可是,直到故事的終局,導演都沒有回答。為什麼不回答?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在露子看來,這不是一個無限流懸疑片,而是一個靈異片。
如果你認真看電視就會發現,其實在電視劇第二集的末尾,導演就借助女主的嘴回答了為什麼循環。
李詩情曾和肖鶴雲說過,“你說有沒有可能其實我們已經死了,我聽過這樣一個說法,如果一個人是枉死的話,那他的靈魂就會永遠困在死的那個地方,然後不停地循環死的那天發生的事,就像我們現在這樣,被困在公交車上,然後一次又一次地死去。”
當時肖鶴雲的回答是,“冤魂找到替死鬼之後,就可以脫離循環。”在他的說法中,李詩情是被王萌萌選中的靈魂宿主,找到了替死鬼肖鶴雲,她就可以解脫了,就可以告別循環了。
然而,循環一直延續到了最後,真相和兇手浮出水面,終於告別了循環和爆炸。
看過大結局之後再回過頭來看劇情,就會後知後覺——也許,李詩情一開始的猜想,就是答案。
關於枉死:5年前,王萌萌在公交車上遭遇眼鏡男的猥褻,她一忍再忍,最終忍無可忍,跑到駕駛座旁要求司機半路停車。基於交通規則,司機不願意違規停車放行,直到王萌萌動手搶奪方向盤,司機才無奈停車。沒想到一心逃離的王萌萌,一下車就被飛馳而來的油罐車撞了。王萌萌的離世,完全滿足“枉死”的條件。
關於被困在同一個地方:45路公交車。
關於不停循環:李詩情和肖鶴雲陷入循環。
如果李詩情的猜想是真的,那麼一切的不合理都能解釋通了。為什麼會一直循環?為什麼選中李詩情?為什麼查到了真相循環就停止了?
據露子猜測,故事真相也許是這樣的——王萌萌冤死跨江大橋,怨氣不散靈魂一直漂浮在跨江大橋上空,後來遇到了和自己“十分相似”的李詩情,便將她當做自己的“靈魂宿主”,通過她找到真相,並曲線救國拯救了“犯傻”的父母。
這個猜想是有點扯,但劇情中很多都是巧合,恰恰說明了,這或許就是真相,李詩情不過是王萌萌的“傀儡”罷了。
一、相似的家庭背景
王萌萌是焦島人,在嘉林上大學。李詩情也是焦島人,畢業於焦島一中,同樣是在嘉林上大學,更巧的是,兩人的班主任還是同一個人!
為了找到王萌萌去世的真相,李詩情找到自己的輔導員,詢問了5年前王萌萌去世的情況,原來這位老師還親自到案發現場認領過王萌萌的屍體。
同鄉同校同老師,這是什麼奇妙的緣分?
二、幾乎一樣的外在條件
王萌萌在跨江大橋上被撞身亡,是2014年,那時候的她20歲。 5年後的今天,2019年,李詩情也正值20歲的花樣年齡。
除了年齡,最直觀的打扮來看,王萌萌和李詩情也是非常相似的。李詩情身穿藍色牛仔襯衫,搭配一條牛仔褲,斜挎一個簡單的帆布包包,隨性的披肩發,盡顯清新自然的學生氣息。
在監控錄像的畫面中,王萌萌和李詩情的穿著打扮非常相似。一件淡藍色的連衣裙,白色衣領,搭配一個白色的帆布包,清爽自在。她也是一頭輕鬆自然的披肩長發,嫻靜可愛。
三、同樣的內心世界
除了家庭背景和外在條件之外,王萌萌選中李詩情作為自己的“靈魂宿主”,還跟她善良的內心有很大的關聯。
在王興德、陶映紅和學校老師等人的描述和回憶中,王萌萌並不是一個暴躁易怒、喜歡擾亂公共秩序的人,相反,她十分乖巧善良,單純簡單,還非常懂事。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王興德夫婦永遠都不相信自己的女兒是新聞報導和警察調查中所呈現的那個樣子。
李詩情和王萌萌在性格上十分相似,勇敢善良,乖巧懂事,更重要的是有一顆勇敢和大愛的心。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相似點,讓李詩情和王萌萌之間產生了聯繫,冥冥之中,她就是來幫她找到真相的幫手,是幫助她從冤枉和怨恨中解脫的救世主。
王興德曾經如此評價李詩情,他說,“如果真要說有猶豫,那大概是車上有一位經常坐我公交車的女孩子,我一直覺得她和我女兒很像。看到她上車的時候,我是有猶豫的,她是個好孩子。”
就連王興德都覺得李詩情和王萌萌相像,這就暗示了所有的巧合,或許都不是巧合,而是“天選”。
四、不真實的世界暗示
除了諸多類似的點之外,還有一個細節也在暗示,或許現在的世界不是真實的世界。李詩情將同樣陷入循環的肖鶴雲拉下車,兩個人在旋轉橋上分析情況。
一群烏壓壓密密匝匝的飛鳥從天邊飛過,李詩情望著鳥群出神,對肖鶴雲說,“我在醫院的時候就看見這些鳥了。”肖鶴雲看了一眼,不解,“這鳥怎麼了?”
李詩情依舊目視遠方,“我感覺它們好像在繞著我們飛。”
烏泱泱的一群鳥,繞著他們在城市上空飛翔,看似自由自在,其實是將李詩情和肖鶴雲困在這個亦真亦假的世界裡。
你贊同李詩情已經死了嗎?你覺得這是懸疑劇還是靈異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