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奇幻題材的劇集一旦有了品質,就很容易大火。
台劇《想見你》只是用了一個簡單巧妙的閉環敘事,講述了一個錯位時空的愛情故事,就直接讓伍佰翻紅;
正午陽光出品的《開端》更加簡單粗暴,純粹就是藉用了“無限循環”的殼子,通過一輛公交車,以小見大看社會,結局甚至連設定都懶得圓了,很多把焦點放在循環的觀眾追了個寂寞,導致了爛尾爭議。
真正講述無限循環的作品,能成為經典的,往往都是主題和循環緊密切合。
循環的不只是劇情,還有更深入的情感表達。
一提到無限循環題材,就十有八九會提到的高分經典《土撥鼠之日》,上映於1993年,可謂是“循環片”的開山鼻祖。
其高明的地方不是設定有多麼地高智商,而是故事的深入能夠讓觀眾逐漸忘記循環這回事,轉而把精力都投入到角色的精神困境之中。
達到一種類似無招勝有招的感覺。
主角菲爾被困在他非常想要早點結束工作然後回家睡覺的一天,一開始他是一個“小丑”,觀眾通過他的倒霉遭遇取樂。
當他意識到自己擁有了“不死之身”,第二幕開啟了爽片模式,開掛泡妞,甚至上演起了犯罪大片,各種自尋死路創造出強悍的喜劇爆發力。
爽片模式容易令到觀眾有代入感,殊不知這是編劇的一個陷阱。
觀眾跟著菲爾一起爽快,也跟著菲爾一起煩悶倦怠,陷入無盡迷茫。
最終解開循環和鑰匙,就是解開主題思想的鑰匙。
菲爾在這一奇幻經歷中從一個高傲自私的人,領悟到了生命中其實有著更為珍貴的東西。
當他意識到曾經的自己是多麼愚蠢錯誤,上帝也消除了對他的懲罰。
另外在《開端》評論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兩部電影。
《明日邊緣》的內核實際上就是複制《土撥鼠之日》之日的,也是主角通過一段奇幻循環經歷,獲得了徹底的蛻變。
還收穫了愛情。
和《開端》一樣是調查爆炸案的《源代碼》稍有不同。
影片更加著重懸疑感,結局的大反轉令到觀眾措手不及。
但真正循環的並不是科幻設定,而是生存的意義。
主角科特從在火車上醒來開始,就是茫然的。
他像是新生的嬰兒,不知道自己該干嘛。
之後他接到任務,知道自己要查出火車爆炸案的真相。
但這是真正屬於他的義務嗎?
一次又一次的循環,觀眾會發現,重點根本不是和科特一起去尋找真兇,而是體驗這場任務對於人性的扭曲。
科特隨著任務的進行而愈發痛苦,坐在辦公室的人卻一再逼迫他繼續任務,不惜榨乾他最後一絲生命。
循環在片中起到了一種批判的作用,批判科技若高於人性的災難後果,這也是《源代碼》獲得高分的原因之一。
科特的循環是被動的,而傑西的循環,則是一種心甘情願。
2009年的《恐怖遊輪》,絕對是無限循環題材的一部高人氣“網紅作品”。
這部英國電影全球票房只有一百多萬美元,但在網絡上,至少在中國,卻引起了無數觀眾討論。
影片中數不清的細節成為了觀眾反復觀看的理由,更有評論認為,這是“無限循環”電影的巔峰之作,上映十年了都沒有被超越。
很有趣的部分是導演只在電影中展示了整個大循環的一部分,觀眾需要自行思考補充完所有的情節。
女主傑西一共循環了幾次,船上到底一共有多少個傑西?
但這都有待觀眾去主動尋找答案。
燒腦並不是《恐怖遊輪》唯一高能之處。
故事的設定雖是奇幻的,但結局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導演要表達的主題很簡單,那就是過去的錯誤無法彌補,放不下執念,將陷入無法結束的噩夢之中。
傑西執著於過去,這是她痛苦的根源,而循環成為了她噩夢般的經歷,頗有點佛教中無間地獄,受苦無間斷的意思。
綜上,無限循環可以是一個噱頭,但如果能夠結合主題思想,理解拆分無限循環的含義,相信這樣的作品會更加打動人心,更能經受時間的考驗。
《開端》雖有遺憾,但也總算是一個國產無限循環題材的一個不錯的開端。
坐等日後還能有更多同類型的驚喜誕生,就不用老是拿著那幾部經典老重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