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上了年紀之後,會格外焦慮歲月流逝而帶來的蒼老,在穿著打扮上不自覺就往扮嫩的方向靠;也有一部分人從容服老,秉承著東邊不亮西邊亮的想法,用順應年紀、知性優雅造就了落落大方的美。
這讓我想起了村上春樹在隨筆中說過的一句話:“我認為將年歲增長看作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還是不斷增長的過程,人生會大不一樣。”本期咱們就以同為70+的兩位女星作對比,看看刻意扮嫩與從容服老之間,哪一種選擇更能經住時間與審美的考驗。
一. 扮嫩≠減齡
說實話,踏入老年的女性,想要靠穿著打扮減齡這無可厚非,甚至這樣的果敢以及積極心態值得很多人學習。可怕就怕一不小心用力過猛,反而拉低了自身氣質。很顯然,汪明荃就沒有真正把握扮嫩與減齡之間的區別,因此踩了很多雷。
①單品與年紀不符
雖然我們很難具體去歸類哪件單品哪種顏色有“扮嫩”之嫌,但是結合造型的整體效果還是能得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減齡之於扮嫩,最為關鍵的區別是多了一份和諧感。比如斑馬紋、大耳環、熒光色西服放在二十幾歲的人身上不會有過強的違和感,但中老年女性卻無法駕馭住這種張揚前衛的氣場。
②配色用力過猛
配色用力過猛也屬於非常明顯的刻意扮嫩。先不說飽和度和亮度高的顏色挑人又挑膚,不適合日漸發福,皮膚問題日漸增多的老年人群,單說一身造型顏色超過三種這一點,就很難體現年長者沉穩大氣的氣質,哪怕想要表現青春活潑,也未免過於喧囂了些。偷雞不成倒蝕把米可能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了。
二. 從容服老≠放任老態
與之相對的是71歲的宋春麗。不得不說,她的整體畫風非常明顯,瀰漫著很重的“從容服老”的味道。與刻意扮嫩不同,她的穿搭不管從單品選擇還是搭配技巧看都非常簡約,很講究順應年齡感。不說低調耐看,哪怕是老年人模仿起來也更簡單。
①萬年不變的基礎款
宋春麗十分懂得如何兼顧減齡與得體。比如這件西服套裝,自帶中性氣質,上身之後很容易轉移旁人對年齡感的注意力,什麼年齡階段穿都不會讓人覺得奇怪。不光如此,她很聰明的點還在用白襯衫打破了全黑的沉悶,用長絲巾遮住腹部贅肉,既彰顯了颯爽利落的氣場,又提升了自己的精神面貌,把穿衣技巧融合得恰如其分。
值得注意的是,基礎款雖然不可能會有扮嫩之嫌,但是也存在選款搭配不當,加重年齡感的風險。
②萬年不變的基礎色
中老年女性想要穿出優雅氣質來,顏色的搭配也很重要。與刻意扮嫩,用花花綠綠的顏色來讓自己顯得更加年輕的想法不同;選擇從容服老的女性都偏愛穿低調沉穩的基礎色來營造端莊優雅的氛圍感,像黑白灰棕以及牛仔藍就是最為常見的。
不過有一個問題是,基礎色穿出日常隨意感簡單,但是離一眼看起來就與眾不同,充滿著新穎之感,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三. 平衡“老”與“嫩”
可見,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像宋春麗式的服老穿搭安全百搭,但看得多了也難免心生無聊;汪明荃式的扮嫩穿搭風險雖大,可搞好了也能擺脫沉悶,帶來意外驚喜。因此,並不存在所謂的對與錯,好與壞,做好“老”與“嫩”之間的平衡,取長補短,拿捏技巧,才是最好不過的。
①款式間的平衡
把控款式之間的老與嫩,就能既保證穿衣得體,又不會泯然眾人矣。所以咱們在選款的時候,可以多在基礎款和設計款之間找到一個恰當的平衡點,用帶有小小設計感的服飾取代毫無特色的服飾。
比如V領、收腰、利落的剪裁、挺括的面料等既不誇張,也不張揚,還有質感的款式,無論顏色多麼鮮豔,也不至於給人扮嫩的感覺。
②色彩間的平衡
而平衡色彩間的老與嫩,就涉及到基礎色和鮮豔色的搭配佔比問題。一來基礎色太平凡,二來深色太沉悶,三來鮮豔色顯浮誇,所以為了達到顯年輕又耐看的效果,就得改變全身上下單獨使用同一類顏色的做法,而是採取基礎色+鮮豔色,或者深色+鮮豔色。
汪明荃這套就一改她慣常的穿法,深色作為主調,少量的彩色刺繡作為修飾,整一套明暗交雜,繁簡得當,主次分明,完美詮釋了中式服裝低調又獨具韻味的感覺,不僅能夠保證穿衣品味在一定的基準線之上,也比她之前的配色顯年輕多了。
當然,鮮豔色也可以直接加入配飾中作為點綴。宋春麗穿衣一直都很低調,但也能穿出獨屬於自己的魅力,原因就在於她很善於運用配飾中的亮色來裝扮自己的穿搭。比如這套全黑造型,按理說毫無驚喜可言,但是僅僅依靠珍珠的白,圍巾的藍就大大增加了看點。加上她開朗的笑容,一點都不顯老態。
③露膚度的平衡
除此之外,其實露膚度太多也會有扮嫩之嫌,雖然現在已經到了寒冷的冬季,但如果有穿皮裙、毛呢裙、連衣裙的需要,我建議老年朋友們也最好選擇過膝裙,才能穿的體面又優雅。再配上簡單的耳飾,清爽的髮型,乾淨的妝容,就是妥妥的時髦精一枚啊。
希望每一位步入老年的女性都不要有過度的年齡焦慮,想要顯年輕,彰顯優雅耐看其實也沒那麼困難,只要把握好扮嫩與服老的度,不光是穿搭,就連髮型、妝容、精氣神都會有質的飛躍。 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