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丨狒狒綜娛
2021年五一假期,有網友曬出了一段老藝術家谷建芬過生日的視頻。視頻中,谷老師坐在正中間,帶著生日帽,被眾多學生包圍著。歌手毛阿敏、孫楠等人,整齊的站在老師身後,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谷建芬是歌壇內的一面旗幟,更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開拓者。她一生創作上千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培養出那英、毛阿敏、劉歡和孫楠等知名歌手。谷老師以一己之力“哺育”了歌壇的半壁江山,是當之無愧的音樂教母。
事業上被賦予“音樂巨匠”成就的她,卻沒能守護好家庭和親人。 2015年10月,谷建芬丈夫邢波因病離世;8個月後,女兒谷千惠也因病永遠離開了她。丈夫和女兒相繼離世,無疑是對她人生的重創。如今6年過去,87歲的谷建芬過得還好嗎?
谷建芬祖籍在山東威海,上世紀三十年代,父母為了謀生前往日本創業。 1935年,谷建芬出生於日本大阪。日本發動戰爭後,谷建芬跟隨父母回到國內,在遼寧大連定居。
弟弟谷明昌出生於1946年,曾擔任過國家足球隊的教練,在足壇有一定的名氣。從小親眼目睹戰爭發生的谷建芬,厭煩不平靜的生活,也極度渴望戰爭能早點結束。她時常感到煩躁,只有聽見音樂時,躁動不安的心情便會平穩下來。那種感覺懵懵懂懂,彷彿伴隨著歌聲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時而喜悅,時而悲傷。
因此她認為自己和音樂有著妙不可言的緣分,音樂彷彿就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50年,15歲的谷建芬考入旅大文工團擔任鋼琴伴奏。那段時間,她特別迷戀蘇聯歌曲和舞蹈,還特意去學習了巴揚手風琴。
然而她的夢想並不是當一名歌手,樂器也只是她的愛好,她的夢想是當一名出色的作曲家。這樣就能譜寫出千萬章旋律和音符,將音樂永遠的傳承下去。在文工團彈了三年鋼琴之後,她決定報考東北音專攻讀作曲。進入學校之後,她拜讀於知名女作曲家寄明和音樂教育家霍存慧門下。
1955年,谷建芬結束東北音專的所有課程後,被分配到中央歌舞團,專門負責舞蹈音樂的創作。然而還沒等她大展身手,便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1958年,谷建芬因為出生在日本一事,被下放到江蘇徐州的一個農村進行勞作。彼時,她已經和戀愛7年的男友邢波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
邢波比谷建芬大3歲,祖籍山東省,但從小也是在大連生活。 1951年,正處於青春期的谷建芬和邢波相識,彼時邢波在旅大歌舞團擔任舞蹈演員。兩人對於音樂都有濃厚的興趣,一來二往,便走到了一起。
邢波送給谷建芬一本藍色筆記本當做定情信物,這個像徵著“定情信物”的筆記本,被谷建芬保存至今。他們相愛7年後,谷建芬不得不離開北京,前往江蘇徐州。因為不想耽誤男友,所以她在離別之前提出了分手。 “我不想拖累你,我們還是早點分開吧,早些結束比什麼都好。”
谷建芬強忍著淚水和邢波說話,對方也早已哭紅了雙眼。 “男子漢大丈夫,你有難,難道我就可以當甩手掌櫃嗎?我願意等你,一年兩年十年,哪怕是一輩子我都願意等。”最後,兩人依依不捨的擁抱在一起。
經過將近一天的舟車勞頓,谷建芬終於來到了江蘇徐州。曾經用來創作的纖纖玉手,如今卻用來清理旱廁、挑糞和種地。剛開始,她柔弱的臂膀承受不起這些高強度的勞動,然而上級可不會因為她是女生而心疼她。久而久之,谷建芬學會了堅強。
好在她還有和親朋好友寄信的權利,每當感覺到生活沒有希望時,她就會寫信給邢波傾訴。有次她的眼鏡不小心摔壞,只好先用膠帶粘上湊合,然而膠帶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她寫信給邢波,邢波看到來信後馬不停蹄去配了一幅新眼鏡,連夜從北京坐車到徐州為愛人送眼鏡。曾經陽光開朗的小女孩,如今憔悴到讓人心疼,邢波的眼淚情不自禁掉了下來。
谷建芬在一旁安慰他:“沒事,等我再熬幾年,等結束了我們就結婚,你要好好照顧自己,不然我也會擔心的。”兩人來不及坐下暢談,邢波便要趕最早一班回北京的列車去上班。 1963年,28歲的谷建芬不忍讓31歲的邢波再等下去,開始向單位寫申請結婚的報告。然而她和邢波寫了好幾次,都沒能得到批准。
谷建芬因不想耽誤邢波的正常生活,於是再次有了分手的想法。然而邢波的態度卻依舊堅決:“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短短一句話,讓谷建芬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1964年,他們的結婚報告終於被批准。
谷建芬接受記者採訪兩人並沒有大辦酒席,只邀請了雙方父母和關係比較近的親戚。結完婚後,谷建芬又回到了徐州農村進行勞作。每次為數不多的見面,讓他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重逢。 1965年,他們的大女兒谷嬰出生,谷建芬因此也可以多待在北京一段時間。
邢波每天照顧她的飲食起居,而她只負責調理好身體和陪伴女兒。轉眼已經過去三個月,而她也不得不告別家人,返回徐州農村。照顧家庭和孩子的重擔全部落在了邢波身上,他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剛滿3個月的孩子,還要安慰遠在徐州的妻子。儘管壓力很大、情緒在崩潰的邊緣徘徊,但他還是咬咬牙堅持下來。
受妻子的影響,邢波在工作上始終得不到提拔和重用,還經常會被人議論。外界帶來的影響,他從未遷怒於妻子身上。 “她唯一的依靠就是我,我要做的更好,才能承擔的起丈夫和父親這個稱號。”1968年,谷建芬生下小女兒谷千惠。
陪伴孩子3個月後,她再次依依不捨的回到農村進行勞作。谷建芬心裡苦,但又沒有辦法擺脫現狀。下放期間,母親因病去世,而她卻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回到大連盡孝。邢波不斷寫信安慰她,過了很長時間才將她送喪母的悲痛中帶出來。
雖然邢波當時的處境也不好,但他還是盡最大可能幫助妻子去料理一切。直到1976年,谷建芬終於結束長達多年的下放生活。當她回到北京的家時,丈夫和兩個女兒已經等候她多時。一家四口緊緊相擁在一起,感慨終於不用再飽受相思之苦。
之後,谷建芬重新回到中央歌舞團工作。為了彌補曾經逝去的光陰,她每天都會坐在鋼琴旁邊,從天亮彈到天黑。她積攢多年的靈感如泉湧般,短短三年時間,竟讓她創作了上百首歌曲。八十年代以後,鄧麗君的歌曲開始流傳在民間。
甜度飽滿的歌聲,再加上通俗的曲風,深受一些歌迷的追捧。但還有一些人,將鄧麗君的歌曲稱之為“靡靡之音”,並堅決抵制她的歌曲。谷建芬得知後心中燃起一片意志,她認為通俗歌曲不應該受到抵制,這反而是大眾音樂的趨勢。有天,她在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名為《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讀完整篇文章後,她瞬間來了靈感,當即就創作了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蕩起小船兒,微風輕輕吹。花兒香鳥兒鳴,春光惹人醉。歡聲笑語繞著彩雲飛。啊心愛的朋友們,美妙的春光屬於誰。屬於你,屬於我,屬於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這首歌剛發佈時,仍然有人提出質疑,並將其歸於“靡靡之音”。谷建芬徹底生氣了,不服氣的她開始遊走在各大城市之間自彈自唱,然後請人來做問卷調查。
不出所料,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極其喜歡這首歌。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這首歌,唱出了新時代青年獨有的,“開創未來,拼搏進取”的青春活力。 1980年,歌手任雁和李谷一先後演唱了這首歌,歌曲也因此開始傳唱全國。
雖然谷建芬的歌曲傳唱開來,但還有很多人對她的實力存疑。她思前想後,決定前去上海找在歌壇有名氣的女歌手朱逢博。見到朱逢博的時候,她沒有太多言語上的表演,而是先為對方彈唱了一首自創愛國歌曲《那就是我》。
我思戀故鄉的小河,還有河邊吱吱唱歌的水磨。我思戀故鄉的炊煙,還有小路上趕集的牛車。我思戀故鄉的明月,還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噢媽媽,如果你聽到遠方飄來的山歌,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隨著音樂進入尾聲,朱逢博已經眼含熱淚。她從歌曲中聽出了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對祖國母親無怨無悔的執著。朱逢博激動的想要演唱這首歌,李谷一得知消息後,也非常想要演唱谷建芬老師創作的歌曲。 1984年,谷建芬決定開展授課班。
她和丈夫商量之後,將家中值錢的東西全部變賣,東拼西湊攢了5萬元。在丈夫的幫助下,她成立了“谷建芬聲樂培訓中心”。當時,親朋好友為她捏一把冷汗,曾經培育她的東北音專(現改名瀋陽音樂學院)嘲諷她給母校“丟臉”。頂著巨大的壓力,她最終還是成功開班了。
和其他培訓機構不同的是,她不僅不收學費,包吃包住,甚至每個月還給學員發45塊錢的生活補貼。為了讓學員體會到更專業的教育,她以每堂課15塊錢的價格請來了金鐵霖老師。金鐵霖在音樂界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李谷一、閻維文、宋祖英、祖海和呂繼宏等人,都是他教過的學生。
在谷建芬的栽培下,那英、劉歡、毛阿敏和孫楠等歌人,如今都在歌壇有所成就。她為毛阿敏量身打造歌曲《燭光裡的媽媽》,為了讓對方感受到歌曲內的真情實感,還特意帶她前往南斯拉夫。直到毛阿敏在錄音棚演唱途中哭了出來,這首歌的情感才被她完美展現出來。
除此之外,她還創作了《今天是你的生日》《採蘑菇的小姑娘》和《滾滾長江東逝水》等經典永流傳的歌曲。谷建芬在事業上盡職盡責,因此也時常忽略女兒。在大女兒谷嬰的記憶裡,母親做好飯後總會先讓學員們吃,而她和妹妹只能吃剩下的。母親的缺席,讓姐妹倆時常不理解,直到長大之後才逐漸能體會到母親的感受。
谷建芬熱愛音樂,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九十年代之後,谷建芬和丈夫邢波都已經是年近六十的中老年,也沒有心思和精力再舉辦培訓班。他們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家庭和陪伴兩個女兒,看著兩個女兒相繼結婚組建家庭。
1994年,二女兒谷千惠嫁給上海人谷利行。兩人都曾遠赴日本留學,並在日本東京舉辦婚禮。婚後,谷千惠生下了兩個女兒,分別取名為谷葉純和谷愛純。
一家人在日本生活9年,並於2003年返回國內,並引入教育品牌“巧虎”。谷建芬看著可愛的外孫女們,心中突發靈感。從2005年開始,她致力於兒歌的創作。
她曾和丈夫商量,兒歌應該如何進行創作,畢竟這是她從未接觸過的領域。思來想去,她的心裡逐漸有了思路。 “如果將詩詞歌賦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出來,那會不會更有利於孩子接收知識。”
接下來一年時間,她連續為五十餘首歌曲作曲。谷建芬創作的曲子,在中小學以及社會上的文化藝術重心廣泛流傳,被稱為“新學堂歌”。其中,包括《春曉》《靜夜思》《登鸛雀樓》《長歌行》《遊子吟》等經典古詩詞。
從創作到發行,谷建芬都是自掏腰包,並沒有接受任何唱片公司的邀約。她要證明自己並不是利益才去創作,而是因為從內心深處對音樂感到熱愛。搭錄音棚等等費用,大部分都是她和丈夫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和兩個女兒補貼的錢。 2015年,谷建芬老師在音樂金鐘獎的閉幕式上,榮獲“終身成就獎”。
這是對她實力的肯定,也是對她身上“巨匠精神”的肯定。然而,事業獲得圓滿的她,家庭卻出現了變故。 2013年,81歲的邢波因為心髒病發,住進了醫院。
谷建芬在身旁照顧,幾天幾夜沒敢合眼。丈夫和兩個女兒心疼她,讓她去休息,她卻始終守在身邊寸步不離。有天夜晚,邢波心髒病引起的並發症折磨的他夜不能寐,谷建芬守在身邊握住老伴的手。等疼痛的症狀緩解了,她強忍著淚水說:“大風大浪我們都挺過來了,這次也一定要挺過去。”
丈夫滿口答應,但他最終還是沒能履行承諾。 2015年10月,邢波因病去世,享年83歲。谷建芬陷入悲傷的情緒無法自拔,她尚未從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一個更大的噩耗又降臨她身邊。 2016年5月,小女兒谷千惠被查出腦動脈瘤。
這種病,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殘率非常高。 6月2日,谷千惠因病離世,從發病到離世僅15天。 8個月內相繼失去丈夫和女兒,谷建芬感覺人生陷入了絕境。
大女兒谷嬰心疼母親,搬來家里和母親一起居住,帶她進行心理輔導。除此之外,學生那英和毛阿敏得知谷建芬的經歷後,也經常過來陪伴老師。就算沒有檔期,也會頻繁給谷建芬打電話問候。
尤其是毛阿敏,作為谷建芬老師最在意和重點培養的學生,她早已將谷老師當做親生母親。她經常動手種植一些綠色蔬菜,等成熟後,帶著菜來看望谷建芬。那英曾被谷建芬吐槽:“長了個好嗓子,配了個狗腦子。”
可如今“大大咧咧”的那英更是谷老師身邊的活寶,為她單調的生活增添一份獨特的色彩。逢年過節和谷老師生日就是最熱鬧的時候,除那英和毛阿敏之外,孫楠、李詠和蘇紅等學生也會來看望她。在她們的陪伴下,谷建芬逐漸走出內心的陰霾。
如今谷建芬已經87周歲,每次出行都由大女兒谷嬰陪伴左右。除了血壓有些偏高之外,身體並沒有其他問題,甚至口出伶俐,思維也比較活躍。二女婿也經常會帶著兩個外孫女來看望她,讓她時常被愛包圍。雖然晚年同時失去丈夫和女兒,但她並沒有放棄自己,而是選擇在悲痛中堅強。
谷建芬將畢生奉獻給音樂事業,哺育一代又一代的音樂才子,留給社會的音樂財富更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她的人生成功而精彩,清貧一生,桃李滿天下。這種精神,實在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