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被稱為老藝術家,後就親手打翻,給自己一頂“晚節不保”的帽子。
娛樂圈裡上了年紀的明星裡,當著萬千網友的面這麼做的人,潘長江算一個。
從草根明星拼搏成國內家喻戶曉的知名明星,潘長江曾付出過數十年的努力。
可一個“潘嘎之交”鬧得沸沸揚揚,潘長江跌下高台“無人問津”,這是怎麼回事?
當人們想起這位曾在春晚舞台發光的喜劇演員不見了的時候。
又有多少人能想起來他有個女兒,嫁了位十億富豪。如今過去了10年,他們又生活如何?
“我試圖干涉我孩子的人生,但沒干涉了。她自己有選擇,我不能用’為你好’禁錮她,得考慮孩子的感受。對潘陽,我自認當得起’好父親’的稱呼,不用質疑!”
那事實真是如此嗎?
愛情事業同發展
1957年出生在黑龍江東寧市的潘長江,在一個藝術之家長大。
父親潘林生和母親王晶平都是東北著名的評劇藝人。
“我爸不讓我們兄妹幾個搞表演,因為他自己就在這一行兒,知道沒出頭機會很苦,他不想我們受打擊,遭罪受。”
5歲時患上難治的疾病,潘長江成了父母最為關心的那一個孩子。
比哥哥受父母疼愛,比弟弟妹妹討人喜歡。
潘長江遺傳了父母的藝術細胞,自小又在父母的身邊受著熏陶,不出意外的,他為舞台表演而癡狂。
評劇基本功自小就練,動不動還敢到路上給陌生人表演上一段。
“我那病還挺嚴重,治了好幾年,那幾年我爸媽對我有求必應,明明不想孩子學表演,就因為怕我難過還是教了我……”
後來在一位中醫的治療下,潘長江的病倒是好了,只是留下了一個長不高的後遺症。
16歲,潘家父親第一次開誠佈公地和這個兒子談,讓他學個一技之長,將來做份輕鬆又體面的工作。
可少年人大多不能感受父母的這份拳拳愛子心,只覺得自己意氣風發,世界自由闖。
潘長江梗著脖子拗著氣,將父親的話當做耳旁風,18歲開始穿梭於各個表演劇團。
自認為本事不少本領不錯,可“有的團只看我的個子就擺手……”
在外真正嚐到了碰壁的滋味兒,口袋也空空如也。
耷拉著腦袋回到家,母親王晶平見不得平日里活潑的兒子整日鬱鬱。
於是主動從團裡退了下來,推薦潘長江頂了上去。
“我就說要好好乾,踏實幹,最好兩年就成角兒,讓我媽以我為榮。”
跟在老演員身後學,抓住一切登台機會展示自己,積累經驗。
不到1.7米的潘長江快速成長,在成為一位優秀演員的路上,也慢慢接觸到了愛情。
別看好像潘長江長相“不咋地”。
但再遇上他如今的妻子之前,他可是用個人魅力吸引來了12個比他高半頭的姑娘主動表白。
但都沒在一起,潘長江被楊雲俘獲了心。
楊雲出生於鐵嶺腰堡鄉,長大後因成績好、有文藝特長而被鄉政府抽調到機關做廣播員和打字員。
1979年,評劇團到鄉里演出,做著接待工作的楊雲感受到了這門藝術的魅力。
於是辭了工作報考評劇團不說,她還成了潘長江的母親王晶平的親傳學生。
1980年到團里工作,潘長江與楊雲結緣。
“她比較內秀,又很溫柔善良,能照顧別人的感受,很有女人味兒。我一接觸就喜歡上她了。獻殷勤啊,逗她開心,請她吃飯,完了還老說些工作上的事拉交集,就這麼在一起的……”
潘家從上到下都很相中楊雲,而楊家父母卻看不中潘長江。
“我外在條件沒多大優勢,她全看中我人好。我老丈人那邊兒不願意,我就跟他們發誓會對楊雲好。不管咋說,你真誠做人,認真做事,父母那都是看得見,也會同意的。”
用腳踏實地的態度和不錯的人品抱得美人歸。
1981年,24歲的潘長江拉著楊雲組建家庭。
兩年後,8平米的小房子裡,他們迎來了可愛的女兒潘陽。
一朝成名天下知
男人成家立業,成了家,立業也不容耽擱。
思考許久,潘長江放棄觀眾漸少的評劇行業,改學紅火的二人轉。
1984年調入鐵嶺民間藝術團,憑藉二人轉作品《四聖巧戲豬八戒》打開名氣。
之後與本山大叔合作《瞎子觀燈》,更是讓他有了個“天下第一瘸”的稱號。
“那時候才算在東三省有了點名兒吧,我也真的感受到我爸說的’做表演艱難’到底有多難。從我走上這一行到拿獎,近10年啊……”
1989年用二人轉作品《豬八戒拱地》拿到國際青年戲劇節個人表演獎金獎。
感受到了幽默的力量,潘長江想要認認真真做笑星,表演二人轉的同時開始接觸小品。
1992年,廣東省選送央視春晚的小品《草台班子》中,主演因事不能來。
經人推薦,春晚導演就找到了潘長江一試。
“忽然接到的通知,我到地方了腿都是抖的,背了詞兒就上,上了導演說我演得挺鮮活的。我剛高興一點兒,開審之後這節目被拿掉了。那年就進春晚我心裡還是很沮喪的……”
好在沒沮喪特別長時間,潘長江開始琢磨節目組為什麼會偏偏拿掉自己的節目。
來回地想,最後他認定是因為自己不夠“獨一無二”。
花一年時間邊演邊,1993年,潘長江與黃小娟在央視春晚的舞台上演音樂小品《橋》。
邊唱邊演,用歌唱推動故事情節,展示角色內心。
潘長江用一個新形式,向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展現了本事,就此拉開常駐春晚的序幕。
1996年唱著“哥哥面前一條彎彎的河,妹妹對岸唱著一支甜甜的歌”送上音樂小品《過河》。
1998年和黑妹、大山合作《一張郵票》;2000年搭檔鞏漢林、王思懿演繹《同桌的她》。
之後還有《三號樓長》《魔力奧運》《想跳就跳》《車站奇遇》《網購奇遇》《老伴》……
一步步走上“春晚釘子戶”的位置,除了演小品,潘長江還在影視行業混得風生水起。
1999年,潘長江搭檔著李明啟上演電影《明天我愛你》。
將“郝三多”演得血肉豐滿,他拿到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而很多人對潘長江印象最深的角色並不是“郝三多”,而是“羅圈腿”。
和郭達共同主演戲劇電影《舉起手來》。
潘長江可以說是承擔了整部劇的笑點,讓觀眾至今想起來仍會發笑。
在《別拿豆包不當乾糧》裡演村長“趙喜富”,化身《少林寺傳奇》裡的“左縣令”。
執導並主演《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2》,加入《車在囧途》《毛驢縣令》等劇,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從不起眼的小人物走到家喻戶曉的大人物,潘長江這一路前行中吃了不少苦頭。
雖然有所成就,但他也有了像自己的父親一樣的思想。
受家庭影響,慢慢長大的潘陽就像年少時的潘長江為藝術著迷。
“孩子愛唱歌,想當明星,我並不支持她的這個夢想。我肯定也是想孩子好,哪怕碌碌無為也沒什麼,過得輕鬆就行。娛樂圈兒有什麼好,又累又難混,別沒混好再抑鬱了。”
指引女兒往前走
於是在潘長江的干涉下,潘陽出國留學,在溫哥華學習金融管理。
只是在家的父親原以為女兒妥協了,沒想到她會大膽轉專業,學起了鄉村音樂。
“她學了3年我才知道,還挺對不起孩子的。本來她能開開心心完成學業,因為我,她一直小心遮掩地生活。我得承認,過來人說的話,沒過來的人真不能全盤接受,我應該尊重她。再說了失敗其實也沒什麼,都是一份寶貴的經歷,我跟她媽就是她最大的後盾。”
20歲回國,潘陽報考了軍藝學院音樂系,與楊洋成了同學。
之後她背靠父親也得到過一些不錯的資源。
潘長江出演喜劇電影《別惹小孩》,為女兒爭取到演唱片尾曲的機會。
2008年年初,他還找人幫忙為潘陽打造了音樂專輯《大道理》。
可惜發行不太理想,即使有那英、鞏漢林等大咖幫忙宣傳。
名不見經傳的潘陽和那張不太出彩的專輯還是沒有多少人關注。
第一次真切嚐到失敗的味道,25歲的女孩傷心難過,卻也像父親潘長江那樣不容易被打倒。
整理好心情在影視圈發展,從《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2》中嶄露頭角。
之後還在潘長江自導自演的《能人馮天貴》中飾演“柳彎彎”。
拿到新農村電視藝術節最佳女配角獎,在電影《你是哪里人》中化身“陳曦”。
與楊志剛合作《火藍刀鋒》,走進《諜·蓮花》《一村之長》《溫暖的味道》……
在《歡樂喜劇人》《跨界喜劇王》等綜藝中現身,潘陽雖然名氣不很大,但也在觀眾裡混了個臉熟。
“孩子喜歡最重要,至於出不出名,被不被人認識,這都不重要,她演得開心就好。她一直在演戲啊排小品什麼的,現在日子過得挺好,我們都很知足。”
如今的潘陽的確日子過得很好。
2009年,潘長江在女兒挺受打擊的那段時間裡,給她介紹了一位相親對象。
1981年出生於內蒙古通遼的石磊在一個音樂世家長大,比潘陽大2歲。
小時候隨家人在中國香港定居,之後在美國學習鋼琴,與音樂家郎朗是同窗好友。
“我爸跟我說相親的時候我完全拒絕,但他很想我去見見,我不想他失望,就硬著頭皮去了。”
第一次見面,潘陽對石磊並沒有什麼感覺。
“他開門見山說是奔結婚來的。我心裡不舒服啊,覺得他是為了結婚而結婚。可能看我理解錯了,他解釋說他想實實在在談感情,不合適也不強求,但談了就要認真。”
對方這樣的態度讓潘陽覺得小伙子還挺實在,不是對感情敷衍、輕佻的人。
半個下午的聊天中他們沒說各自的家庭情況,只講彼此的愛好、有趣的經歷。
石磊對潘陽的印像很好,“有禮貌,談吐好,人也不急躁”。
於是在他之後的頻繁相約下,潘陽與之見了第一面、第二面。
而越相處越覺得眼前這個男人身上有著穩重、真誠、懂得換位思考等優點。
潘陽就這樣有了初戀男友。
幸福美滿的人生贏家
“我們談了3年,他是個細節控,會在細微的事物上用心。比如記住我的喜好,把新嚐到的好吃的點心寄給我,經常跟我爸媽聯繫,在他爸媽面前誇我……我覺得很被在乎,我很依賴他……”
真像石磊說的實實在在談感情,沒有轟轟烈烈的感動,但細水流長的溫馨更讓潘陽沉醉。
2012年,挽著爸爸潘長江,在親友的見證下,潘陽與石磊在北京舉行婚禮。
用一顆玉石當定情信物,石磊說自己就是這顆未經雕琢的玉石。
他把自己交到潘陽的手中,希望在未來的歲月裡,他會被愛人雕琢成一塊真正的璞玉。
婚後潘陽深居簡出,與丈夫開了“江南石肆”會所。
也因為石磊身價頗高,她還喜提“潘十億”稱號。
2013年1月,潘陽的兒子石全出生。
榮當姥爺的潘長江喜不自勝,一邊誇著女兒勇敢,一邊抱著外孫不願撒手。
“我很幸運,有愛我支持我的父母,有尊重我寵我的丈夫,還有溫和的公婆,可愛的孩子。我們組成了個大家庭,雖然偶爾有磕絆,但我們都知道在乎彼此。”
石磊是個願意“給妻子自由”的男人。
當潘陽說想為事業中的自我價值奮鬥一下時,他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妻子去拍戲。
2014年用《諜·蓮花》打開局面,在綜藝裡亮相。
雖說這麼多年裡過潘陽似乎一直不溫不火。
但她從不拿父親的名氣炒作,一直態度端正,低調發展。
“我爸告誡過我,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不求完美,但求滿足;不能自滿,但要自信。我從不貶低自己,也從不敢把自己擺在高處。我愛家庭就一心一意去經營,願意適當讓步;我愛表演就純純粹粹去演,不負熱愛……”
看著如今生活幸福的女兒,潘長江只有滿心欣慰。而女兒在長大的同時,父親也在慢慢變老。
好在潘陽如今已經成了能為父親潘長江遮風擋雨的大樹。
2021年,《小兵張嘎》中飾演“嘎子”的演員謝孟偉在網上痛哭。
起因是他被證實在直播間賣假酒。
而這邊正在流淚道歉,那邊潘長江就主動連線送上安慰,說“網上的水深,把握不住別做電商”。
可誰知道這話說出沒多久,他自己就“沒把握住”。
開通直播同樣賣酒,潘長江沒有調查市場價,就听供貨商的話,將市面價4500元的酒賣到了4799元。
雖然事後他道了歉,也說明沒想到會有這樣的“誤差”,強調自己不是拿名譽開玩笑的人。
可廣大網友並不買賬,不僅將對其的稱呼從“潘叔”改為了“潘子”。
還將他與謝孟偉放在一起,創了個“潘嘎之交”的詞條。
德高望重的喜劇演員因直播賣貨“晚節不保”,64歲的潘長江口碑滑落,背上罵名。
得知消息的潘陽第一時間回家,“他狀態不是很好,覺得自己做錯了事”。
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讓9歲的兒子逗姥爺開心。
聽丈夫的建議為其報老年人活動中心裡的娛樂項目。
在親人的陪伴下,潘長江的狀態一點點恢復,雖不出現在屏幕裡,但常笑於生活中。
如今的潘長江65歲,他一輩子忠於愛情,卸下曾經閃亮的明星光環,與妻子孩子過著平平常常的生活,是位好丈夫、好父親。
如今的潘陽39歲,她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忙活著家中事務,照顧著孩子,贍養著老人,與丈夫琴瑟和鳴,是位好女兒、好妻子。
這對父女,誰能說他們不是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