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傅淼在社會大眾的評價標準層面算不得成功。
她,出道22年還籍籍無名。
儘管不少人對此都有點看笑話的意味。
但傅淼倒是很坦然。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青島大妞,她有著不少青島人最引以為豪的個性:
“愛誰誰,活自己的。”
所以這四十年來,傅淼一直執拗地走在自己的軌道上,還錯過了許多良機。
也許這大概是傅淼作為一名有顏值有演技的演員到了40歲還未大火的一個重要因素吧。
雖然不火,但其實她創造了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角色。
《梧桐雨》裡的嫣鳳;
《DA師》裡的楚楚;
《京華煙雲》裡的曹麗華;
《神鵰俠侶》裡的公孫綠萼;
《潮人》裡的夏茉;
《超級男女》裡的樂敏;
《防火牆1788》裡的舒蓉;
《中國家庭之母愛》裡的林紫淑;
《決戰南京》裡的高粱花;
《一生只愛你》裡的石小青;
《大秦帝國之縱橫》裡的魏紓;
《白蛇後傳》裡的小青;
《臥虎》裡的李菲菲;
《青島往事》裡的大嫚;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的劉貴妃;
《三生三世枕上書》裡的女君橘諾;
《獵狐》裡的白潔;
《一諾無悔》裡的林莉;
《錦心似玉》裡的呂姨娘;
《我最愛的家人》裡的肖曉婭;
《底線》裡的吳華……
年代劇、古裝劇、戰爭劇、都市劇,各種類型,她都演了一個遍。
但絕大多數都是配角,而且還是反派角色。
小三、壞人、蠢人的角色一應俱全。
也算得上是一個壞女人專業戶了。
這無形中塑造了觀眾對演員本人的刻板印象。
不被罵都算好的了。
傅淼自然讓人喜歡不起來。
不過,雖然沒有大紅大紫,傅淼這一路走得其實算是很順的。
1999年出道到現在,幾乎一年都會有兩三部作品播出。
傅淼,也是一個專心拼事業的獨立大女人。
在演藝圈,沒有背景,臉就是敲門磚。
而傅淼,就是父母賞飯吃的類型。
她長著一張鵝蛋臉,有著偏東方古典韻味的長相,五官很大氣,尤其是眼睛,靈動會說話。
可以靈動可愛,
可以雍容華貴,
可以性感嫵媚,
還可以清冷婉約,
傅淼在外貌上的極強可塑性構成了她在表演上過人的天賦。
與此同時,父母的悉心“培育”更是錦上添花。
從小,在父母的影響下,傅淼就喜歡文藝。
舞蹈、鋼琴、架子鼓,各種才藝傍身。
客觀上來講,富養的孩子起跑線是會高一點,選擇的範圍會更大一點。
在對文藝層面主動或被動地接觸下,傅淼敲開了演藝圈的大門。
她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
讀書的時候,同學們就拿她取樂:
“一根腸子通到底,更適合在北方發展。”
沒想到的是,同學“一語成讖”,傅淼還真的不負眾望在北京紮根拍戲了。
跟女性化的外表有很大反差的是,傅淼心裡其實住著一個男孩。
大大咧咧,隨性自然,直率自信,還是個巴西球迷。
在很多時候,她也一直留著短髮。
而這也導致了後來她與王家衛的電影《2046》的擦肩而過。
2003年,出道4年後,因為《DA師》和《梧桐雨》開始走紅的傅淼被王家衛相中了要拍《2046》。
當時,她卻不再是演員,而是成為了一名主持人。
22歲的傅淼受到華娛電視的邀約,成為了《天下娛樂通》的節目主持人。
傅淼覺得自己趁年輕,就應該多嘗試,多學習。
來到一個新領域,她覺得可新鮮了,每天報導娛樂新聞,看一大疊的娛樂報導。
為了精進自己的業務,傅淼還親自去蹲點跑新聞。
久而久之,她卻失去了耐心,覺得索然無味了。
而這時候,《2046》的副導演找到了她,向她提出試鏡邀約。
傅淼又惦記回演戲了,她欣然前往。
然而試戲通過,角色也敲定後,在等開拍的時候,傅淼卻因為自己的短髮被回絕了。
她的短髮沒有“按時”長到劇情要求的長度,這自然不被嚴苛到極致的王家衛所接受。
這是傅淼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事情:
“要是當時頭髮長點,說不定就能跟梁朝偉合作了。”
不過,這倒讓傅淼意識到了表演對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一部好作品,對於演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對於傅淼這種兢兢業業拍戲,不炒作,不搞營銷的演員。
好劇本,好班底,好搭檔,甚至可以讓演員的名氣大漲。
但是傅淼倒霉就倒霉在自己一直在錯失這樣的機會。
《2046》是,《甄嬛傳》也是。
2010年,《甄嬛傳》導演找到傅淼,讓她從中挑選一個反派角色。
但同樣的,傅淼與大紅大紫失之交臂了。
如今看來,《甄嬛傳》確實捧紅了無數人,參演其中的不少人從無人問津到一夜成名。
而且《甄嬛傳》的長尾效應是極其恐怖的。
到2022年了,它依舊有不小的熱度。
在每個能參演這個現象級的大爆劇的演員都何其幸運的襯托下,傅淼就顯得十分“不幸”了。
但是她本人卻不覺得。
在宮廷爆劇和歷史正劇之間,她選擇了後者。
她參與了同期的《大秦帝國之縱橫》。
因為傅淼心裡情有獨鍾的還是魏紓這個角色。
在游刃有餘地駕馭和自我挑戰擔當要職之間,她同樣選擇了後者。
雖然最後《大秦帝國之縱橫》比不得《甄嬛傳》,但是傅淼卻貢獻了最好的大秦王后魏紓。
溫婉澄澈,高貴孤勇,楚楚可憐也陰狠果敢。
她能是大家閨秀一般的清冷疏離,成為嬴駟的念念不忘;
她也能為了父命一邊哭著說對不起一邊狠狠對夫君捅刀;
她更能隱忍,賢淑端莊,善待他人之子,擁有母儀天下的氣度。
傅淼想要的是紮根,讓自己扎得很深很深。
壞女人角色,她演夠了,不能給自己畫地為牢,抓住機會尋求突破才是出路。
當別人說她不慍不火,她反而覺得心安理得。
因為對她而言,演員是個體,她需要把自己隱藏在所塑造的角色背後。
而明星不一樣。
明星是一個系統,是一個產業,他們需要善於經營自己,需要具有強大的人格魅力,需要團隊包裝,更需要人設維持。
傅淼不想當明星,她只想專注地當一個演員。
所以她成為了被經紀公司頭疼的對象。
因為傅淼實在是在宣傳上十分地不積極。
私生活幾乎與演藝圈割裂開來。
只有新戲上映的時候,才象徵性地發發微博。
“把自己生活等各方面都拿來鏡頭底下來曝光,或者製造話題進行炒作,這不是我的性格。”
就連她結婚十年了,都無人知曉。
微博上,也從未透露過相關信息。
網上只有一篇報導說明。
2010年,傅淼與自己戀愛長跑了7年的男友結婚了。
沒有任何宣傳,甚至沒有盛大的婚禮,一切從簡。
丈夫是圈外人,是名律師,姓何。
他是當時傅淼在香港的華娛衛視當主持人的時候認識的。
在朋友的聚會上,他們一見鍾情,相談甚歡,於是確定了戀愛關係。
雖然何先生不怎麼浪漫,十分傳統內斂,但卻對妻子十分包容理解。
這讓傅淼感到了踏實感和安全感。
“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有個家,有個感情寄託,會變得平和。”
三十歲,她有了能夠相守一生的人。
都說家庭是個港灣,隨著年齡的增長,常常在外天南地北地拍戲的傅淼越來越深有體會。
有了家庭的傅淼開始變得柔軟,越來越想停下來休息了。
以前她十分討厭“隨遇而安”這個詞,現在卻不一樣,她覺得先把自己好好安頓下來是開啟所有事情的第一步。
而她的軟肋在於父母,只有他們開心了,她才能踏實。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40歲的傅淼越來越依戀年邁的父母。
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她更多地傾向於家庭。
拍攝地是老家青島是傅淼的首選。
她因此拍了《青島往事》。
“這部戲大部分在青島拍,要拍到5月份,離家很近,我可以經常看看父母。”
為此,傅淼還放棄了許多片酬、時間方面的條件。
在拍戲之餘,她也全身心地在陪父母。
帶著父母去旅遊,帶父母吃大餐,和父母一起做飯,給父母過生日……
都說“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但多少人有著不能盡孝的遺憾。
而傅淼在事業無憂的時候,選擇了珍惜好眼前人。
她知道了自己的去路,越來越接納自己,達到自洽。
紅不紅不重要,當明星不重要,當演員、珍惜家人才重要。
一些傅淼的事業粉會怒其不爭,覺得這樣會被父母拖了後腿,浪費顏值和演技。
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狂傲和偏見呢?
成功從來不止一種,生活也不止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