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羅鍋”拒絕再與“和珅”合作,昔日“鐵三角”到底發生了什麼


1996年時,電影公司為了《宰相劉羅鍋》投入了數億資金,李保田被導演看中,如果他能演劉羅鍋,這部戲一定會火。李保田一口回絕,劉墉在歷史上可是一米九的高大漢子,八十多歲的高齡,皇上給他取了個“劉坨子”的綽號。原因很單純,那就是對歷史的不敬李保田從小就被同班的人欺負,所以他的脾氣比較暴躁,不喜歡讀書。可是,他對演戲的愛好,是他小時候常常到劇院裡去,因此,他也曾幻想過,有一日可以登台演出。想到這裡,他便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自己的爸媽,但是被他們拒絕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不稱職,但是李保田下定了決心,就退掉了學業,離開了學校,一去就是六年。

李保田以前是徐州文藝團體裡有名的“丑角”,他喜歡歌舞,幾十年來一直在這份工作中度過。李保田的名氣很大,《鳳凰琴》也讓李保田在百花獎和金雞獎上都拿到了三個大獎,李保田也因此聲名鵲起。一時間,李保田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不少公司都想邀請他出演電影,不過李保田說:“沒有好的劇本,沒有好的人物,就算演的再好,也沒有任何意義,還不如不害怕。”正是這樣的職業心態,讓李保田最終落到了一個很大的下場,在投資商和製作人眼中,他豈不是“自命清高”?於是,張國立和王剛就被選為了搭檔,乾隆是張國立,和珅是王剛。

但是,劇組一口咬定,一定要把李保田給挖過來。最後,李保田忍無可忍,只好硬著頭皮把這個腳本讀一遍,這一讀還好,不料一發不可收拾。李保田把整個劇情都給讀了一遍,他發現劉羅鍋這個角色,真的很符合他的性格,如果他不去的話,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他同意了。唯一的要求,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出演這部電影,為自己的孩子以後的演藝事業做好準備。三個人在拍攝的時候,都非常的賣力,李保田就更不用說了,他對自己的演技,從來都是一往無前,哪怕是沒有導演的命令,他也會嚴格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常常因為緊張而失眠,一顆藥丸就能讓人昏昏欲睡,到了後面就是四顆了。王剛沒有任何的經驗,也沒有任何的鬆懈,他翻閱了很多關於和珅的資料,分析了一下他的個性,再結合自己的理解,卻沒有人能夠超過他。張國立自從出演了皇帝之後,就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在之後的幾部電影裡,他都飾演了一位帝王。這部劇讓三人受益匪淺,被稱為“三人組”。 《宰相劉羅鍋》於一九九六年一出,口碑一直很不錯,張國立,王剛,李保田,都是公認的“鐵三角”。自從《宰相劉羅鍋》大火之後,很多投資人都來找過他,想要趁著這個機會,把這部電影給拍攝下來。

但是李保田卻是一個很驕傲的人,那時候張國立和王剛的人氣都不如他,所以他們才會重新組合在一起,讓“劉羅鍋”的事情變得更好。然而李保田卻直接否決:“這不是一個好的劇情,沒有這麼老練,感覺就像是在瞎編,這麼做,如何能讓大家滿意,等有了合適的劇本再開演。”“一個人如果總是扮演一個人,會讓人噁心,一個好的人物不好演,想要毀掉一個人,那就太簡單了!”除了這些,李保田還補充了一句:“人與人不同,我更願意和那些有發展空間的藝人一起工作,而有些人,卻是不會繼續了。”司儀有些疑惑,這兩個人是不是有什麼矛盾?李保田卻說:“在拍攝之後,有不少製作人都想和我們三個一起拍戲,不過,我覺得一直在做這種事情,會影響到我的性格。”

不過張國立和王剛可不是那麼想的,畢竟他們的名氣還沒有那麼大,能拿到這個角色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另外,贊助商和廣告主,也都對“鐵三角”感興趣,邀請他們來做廣告,雖然報酬很高,但前提是三人都要配合。畢竟現在這部電影已經很火了,如果三個人一起做這個廣告,那絕對能賺大發,但是李保田卻說了一句:“你們要拍戲就拍,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做了,我不喜歡浪費自己的名聲。”三人意見不一,畢竟每個人的專業都不一樣,李保田不在乎花多少錢。於是,李保田在過去的數十年裡,一直都是這樣,來了一個又一個,於是,“人各有志,人各有志”,把“鐵三角”的事情說得很好,於是,三足鼎立,四分五裂。

由於電視劇的火爆,張國立和王剛兩個人立刻就和張鐵林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鐵三角”,而《鐵齒銅牙紀曉嵐》也是他們的最新作品,誰能料到,這個電視劇竟然也火了。他們的代言和合同都快被搶購一空了。反倒是李保田,一直很矜持地拒絕了,直到在05年,《欽差大臣》的工作人員來找過他,說他的戲很好,所以他就同意了。誰知道,這個電視劇毀了他的演藝生涯。投資人一上來就告訴他:“我們現在才簽了三十期,一期十萬塊錢。”早在05年的時候,這裡的房價就已經很高了,現在的房價也就三千多塊錢,一棟一百平米的公寓,也就三十萬左右,李保田只需要三期就能買到一棟。

李保田並不在意這些,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名聲和自己的底線,可是他的投資商和製作人都是做生意的,總是希望能多掙些錢。於是那30期的合約,被加上了一個鏡頭,就被改到了33期,不過作為主角和製片人的李保田,說:“這一次的後期製作,完全就是在打醬油,不僅情節上有問題,而且還會影響到整體的品質,這是要坑死人啊!”於是,兩邊都沒能達成一致,可是製片人怎麼可能理會他,將自己的電視,做成了一個光盤的髮型,賣給別人,這樣就違背了約定,李保田受不了了,不想當一棵賺錢的大樹。一次又一次的起訴,李保田拿到了一百九十萬的賠償金,保住了自己的名聲,保住了自己的名聲,讓李保田鬆了一口氣。

不過這也是行業的規矩,投資商和製作人都會因為這件事情而痛哭流涕,他們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所以他們決定,將所有的資金,都收回到自己的口袋裡,而不是留給李保田。每一個行業都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於是製作人這個圈就像是一個“封S”李保田,之後他就沒有出現過任何一部經典之作,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三十三個電影公司,真有那麼厲害?確實有,畢竟那33個公司,都是業內數一數二的人物,李保田雖然不太適應這個圈子,但他還是很有自知之明,堅守自己的原則。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如果在娛樂圈裡退讓,那麼就不是圈子了,現在有不少藝人都出事了,影視公司為了避免麻煩,都選擇退出。

今年74歲高齡的李保田榮獲“金鷹”終生成就獎,此獎項再次印證了他的執著,作為一個藝人,必須要有自己的驕傲和驕傲,他沒有錯。就算是張譯這樣的明星,也很少能看到他的代言,而吳京紅則是在做其他的事情,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能和他在一起,那就別談了。你們說,李保田這麼做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