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有新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廠,為啥沒有電影大學呢?
其實,吉林省曾經有一所電影學院,不過後來黃了。
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每日漢字就和大家聊聊這所學校。
長影
長春市是有電影基礎的。
1937年,偽滿時期日本“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在長春成立,開啟了長春電影之路。 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中共黨員劉建民、趙東黎秘密進入“滿映”,組織進步職工開展護廠鬥爭,於1945年10月1日成立了“東北電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曾因長春國共內戰遷至黑龍江省鶴崗市一段時間。
因為長春有電影基礎,所以新中國成立後,就將第一座電影製片廠落戶長春,先後拍攝故事影片900多部,譯製各國影片1000多部。 《五朵金花》《上甘嶺》《英雄兒女》《劉三姐》《白毛女》《董存瑞》《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優秀作品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
因為長影取得成績有目共睹,所以國家打算在長春建立一所電影學院。
長影
1960年1月,全國僅有北京電影學院和上海電影專科學校。
為了更好地培養電影人才,支持長影更好地發展,國家文化部和吉林省批准長春電影製片廠籌建長春電影學院。
1960年5月份,長春電影學院正式成立,學制暫定為2年,之後改為4年。
作為國內第二所設置的電影學院,長春電影學院發展很快,成為比較成熟的電影學院。學校開設電影表演、電影文學、電影導演、電影攝影,電影美術等5個系,專業涉及導演、文學、表演、攝影、美術等方面。
如果按照正常的軌跡發展,這所學校可以比肩北京電影學院,但是讓人遺憾的是,這所學校後來黃了。
長影
1962年5月3日,中共吉林省委決定停辦長春電影學院。
長春電影學院停辦後,原電影文學係並入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原表演係並入吉林省藝術戲劇專科學校表演系,原導演系、攝影系和美術系,因當時沒有接收院校,只好繼續留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改為舞台導演、人像新聞攝影和舞台美術設計學習班。
那麼,這所學校為啥停辦呢?主要是因國家經濟困難。大家也都清楚,由於1958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特別是“反右傾”以後繼續“大躍進”的錯誤,加上自然災害和蘇聯政府背信棄義撕毀合同,我國國民經濟出現了嚴重困難。這種困難的嚴重程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未曾有過的。
在這種情況下,吉林省只能停辦長春電影學院,留下了太多遺憾。
吉林藝術學院
不過,好消息傳來。
吉林藝術學院設立電影學院,彌補了整個遺憾。
【作者: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