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情緒很好,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受


《懸崖》可以說是國內劇中的一個特例,用一句話來說,它有一種別樣的氣質,這是別的劇都沒有的。這種感覺,第一次出現在了劇的拍攝水平上,第一次看到劇的時候,我就被劇的標題給迷住了。劇中有很多關於雪的鏡頭,讓劇的觀賞性提升了不少(至少在我看來是如此),像小董給大家買了一瓶藥水的鏡頭,還有他在暴風雪中開槍打死歹徒的鏡頭,都做得很好,把整部劇的蒼涼和肅殺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為劇的情緒營造了很好的氛圍。至於服化道,那就太美了,這也太精緻了,還真是少見。

最重要的是,這部戲的情緒很好,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受,讓人覺得這部戲很用心。那種被逼到絕境的煎熬感,那種週乙為了保護自己而不得不放棄戰友的無奈感,都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逼真,遠遠超過了《黎明之前》這個以間諜為主題的虛幻題材電影。最讓人驚訝的是,週乙和顧秋妍對感情的掌控,並不是那麼的單純,也不是那麼的生硬,而是那麼的超脫。這是一種既有戰友,又有夫妻的感情。

要想在情感上達到這樣的程度,讓人沉浸其中而不會覺得無聊,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用視覺的方式去描繪。在一部電影中,攝像機對著一個人看了十多秒,甚至只有寥寥幾句話的場景,光憑一張照片就能把故事講完,這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優勢。這固然是因為這部劇的內容很豐富,但從導演對影片的運用上來看,這電視劇的確要比其他的電影更有說服力。

編劇在拍攝之前,給大家的一份信件,裡面所說的那些話,讓我感同身受,而導演們也差不多完成了自己的心願。只是遺憾的是,他說的都是一些技巧和風格方面的東西,並不是說的太過分,而是說的不夠好。不過仔細研究出來的劇情也能確保這部劇的質量,這就很牛了。不過劇本也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例如缺乏足夠的懸疑會降低喜劇的趣味性、省略一開始就埋下的鋪墊(這可以理解為一種另類的敘事方式)、在間諜電影中避免出現邏輯錯誤等。

就像最後,顧秋妍為什麼會被開除,留在哈爾濱照顧孩子,這就是對她的一種最好的懲戒嗎?到了後面,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破綻,這樣的破綻實在是太多了,這也導致了編劇和節目組為了改變結局而發生了爭執。不過,雖然有了這樣的疏漏,可以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卸到節目組身上,但之前發生的事情,還是有很多的。

高彬之所以能在電影中脫穎而出,完全是因為程煜的出色表現。從一個普通的小老闆,到一個心狠手辣的惡棍,這一點要比張嘉譯好太多。他的演技很好,但是他的性格就是不一樣,一副無賴的樣子。這樣的混混新時期的共產黨人宋思明也許有,但抗日時期的周乙我認為應該沒有。再加上,週乙的文質彬彬,這就讓張嘉譯顯得有些欠缺了。總體而言,這部戲還是很有感情的,只是被結局給毀了,不過如果不算情節上的缺陷,我覺得結局會更符合我的口味。

從某些方面講,滿洲警察局內部存在著一些“公車私用”、“人員過剩”、“機構重疊”等問題,這是一種非常細微的感覺。至於高彬魯明,如果不是衣著打扮實在是有些格調,估計也就和我們每天看到的那些中層幹部差不多。十年後,它將是全球最富有的地區。這句話很熟悉,和眼前的情況比起來,最大的區別就是那些檢查身份證的警察,他們的態度很客氣。

因此,在電視劇裡,關於信仰的話題被反复提到,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高彬倒有一種能預知未來的感覺。這句話,引起了不少人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