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的鞏皇,執著的婁燁,非傳統的主旋律電影《蘭心大劇院》


2021年可謂是主旋律電影的爆發年了,從爆火的電影“長津湖”就可見一斑。正面描寫大無畏英雄的電影我們看過不少,也感受到了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部非傳統的主旋律電影“蘭心大劇院”。電影改編自作家虹影的《上海之死》和日本作家橫光利一的《上海》。

故事發在珍珠港偷襲的前一周,女明星于堇受邀回上海參演舊情人譚吶執導主演的話劇“星期六小說”。這趟行程看似簡單,但於堇的特殊身份讓她在上海引起了軒然大波。於堇被盟軍間諜休伯特撫養長大,並受訓成為一名優秀的間諜,而她的前夫倪則仁也在不久前被捕入獄,所以這次於堇反滬是否與她的前夫有關,亦或是有什麼特別任務,成為各方勢力都想要打探的秘密。不同於其他以商業性見長的電影,導演婁燁為“蘭心大劇院”注入了極強的個人風格,獨特的黑白影調凸顯光影變化,但即便如此,人物也並不是非黑即白,大多數處在一種灰色之中,彰顯每個人物的複雜性,貫徹始終的手持拍攝以及人物中近景特寫,增強代入感的同時,也用畫面表現出那個動盪風雨飄搖的時代。

影調以及手持拍攝的相互作用,讓氛圍感變得壓抑窒息,觀眾也彷彿置身在那個恐怖蔓延的時期。戲中戲的結構模糊了現實與虛構的邊界,假作真時真亦假,於堇就在這亦真亦假之中,展現著她多面複雜的人物性格。 “蘭心大劇院”是一部需要你用心去看的電影,也是一部作者電影風格明顯的藝術品。說回到劇情,在這個複雜的故事裡,每個人都至少扮演了兩種以上的角色,於堇既是明星又是間諜,譚吶既是話劇導演,又想要投身於愛國示威的隊列中。莫之因既是話劇製片人,又是汪偽漢奸,角色在不同的立場來回穿梭,看的過程其實就是一次次人性的探索,而復雜飽滿的人物也能使觀眾對角色行為有更深的理解。

比如於堇對養父說“這是我最後一次扮演的角色了”,其實際的意義遠不僅是扮演別人的妻子這麼簡單。或許早在她下飛機見識到這個破敗不堪的國家的時候,她就已經有了憐憫之心,喚醒了她心中的家國之愛。所以為盟軍執行間諜任務,她是不願的。迷暈古谷三郎之後,當她知道山崎的意思就是夏威夷時,她選擇了隱瞞。幾天后,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也正式加入了戰爭。了解歷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太平洋戰爭是二戰的轉折點,那麼於堇的家國情懷也就清晰明朗了。正如前面所說,“蘭心大劇院”是一部非傳統的主旋律電影,它並沒有企圖刻畫一個英雄,著重表現的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人及人物的內心世界,強烈的作者表達讓本片的觀影門檻偏高,晃動的鏡頭或許讓不少觀眾看完開場就被勸退,所以本片注定不會大爆。

但我們的電影市場的確需要這樣一種與商業背道而馳的聲音,畢竟電影相較於商品,它的本質應該更接近於藝術品,“蘭心大劇院”就是這樣一種商業氣息明顯的諜戰故事的藝術化表達。所以如果你不滿足於對電影只是哈哈一笑,那麼不妨走進這部“蘭心大劇院”,或許能為你開啟一種新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