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姓女演員收20萬卻只賣出278元!撕下了明星帶貨的“遮羞布”


明星直播帶貨已經不是新鮮事,縱觀如今的直播圈,明星已經佔據了很大一片市場。

以前某位頭部主播的一句“明星的盡頭就是直播帶貨”,可真不是玩笑話。

不過,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直播的水深,想在上面行舟難免有翻船的時候。

一個新聞上了熱搜。

南寧某商貿公司和一個網絡公司簽合同,請演員曹某某直播帶貨。談好的服務費是20萬,商家預付了7萬,承諾直播3個月銷售額達到100萬。

結果實際直播了3個月,成交額卻僅僅278元。

商家要求該網絡公司按合同約定,退還69722元,但是網絡公司拒不退款。

商家一怒之下,將這家網絡公司告上法庭!

經法院裁定,最終判決上海某網絡公司退還南寧某商行服務預付款69722元,並且支付違約金69722元。

這下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網友對此也是啼笑皆非,忍不住調侃起來,有網友評論:

“說不定這278還是他們自己人下的單。”

還有網友認為:

“羊毛出在羊身上,直播間的商品不可信……”

網友質疑直播間的質量,是因為價格實在是便宜,甚至可以比實體店便宜三分之二,利潤從哪裡來?

可能有人會認為是明星自帶的流量、人氣,但也要看這個明星是否具備流量明星的條件。

回看上面的例子,這個曹姓女演員,到底是不是流量明星呢?

經過網友們的分析,發現這位曹姓女演員就是曹曦月。

有網友為了驗證,甚至去翻看曹曦月的直播帶貨記錄,發現時間線比較吻合。

不過目前曹曦月並沒有對此做出回應。

曹曦月雖然是90後小花,但演藝經驗還算比較豐富。 2013年之後,她每一年都有參演影視作品,有些還是比較經典的熱播劇。比如趙麗穎主演的《楚喬傳》,她在裡面飾演“錦燭”。

這麼多年置身影視行業,積累了不少經驗,演技也在不斷提升。

作為一個不知道幾線的小演員,恐怕這下是真的揚名了,不過這個尷尬的負面消息,可能也會給她造成不好的影響。

不知道她會如何來化解?

明星直播帶貨雖然可以賺不少錢,但不是誰都行的。

早在2022年11月11日這天,網上就曝光了一個類似的新聞,一位老闆找明星帶貨,交了20萬坑位費,直播的時候承諾保底銷售額25萬,還簽了合同。結果最後實際成交卻僅僅4000元。

這個例子比曹姓女演員還好一點,至少有4000。

當然,不管是四千還是兩百,既然是商業行為,加上雙方又簽訂了合同,有了承諾,那就要按照商業行為的規定來解決。

曹姓女演員的這次翻車,也狠狠撕下了明星帶貨的“遮羞布”!

轉型直播帶貨的明星名人們,有幾個比較高調的,其中就包括同樣是曹姓的曹穎。

作為早年縱橫主持界、影視圈的名人,曹穎是實實在在的自帶流量,雖然隱退多年,但在宣布轉行直播帶貨時,還是引起不小的轟動。

在短視頻造勢的時候,還特意穿上《烏龍闖情關》的戲服,靠“回憶殺”吸引了一波流量。

曹穎強勢入駐之後,很快成為頭部。之前網上曝光了一張後台數據圖,從數據上看,她在30天時間內,就賣出去6500萬商品,而佣金至少在千萬起步。加上坑位費,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比她復出拍一部戲賺得多了。看來,她會選擇直播帶貨還真的是有原因的,沒有哪個人不會對利益動心。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流量數據造假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為了流量和數據刷量,而滋生了背後的服務團隊。

這些幕後團隊也是“神通廣大”,他們可以買到粉絲、場觀,還能製造熱度和人氣,誤導消費者下單。直播間在線幾百人,可能就是為了“宰”一個消費者!

經過記者調查發現,這條產業鏈已經很成熟了。在線上購物平台上面,甚至還可以找到相關店鋪,但關鍵詞使用的是諧音,店舖內的服務也不會明著標註出來。

進入店鋪之後,就會引導到下一個成交平台上面,最終談妥、成交。

這些,同樣適用於任何明星。

明星自帶流量不假,但是不使用任何方法就能達到如此之高的成交率,或許就要打個問號了。

清楚這些內幕的人,覺得沒什麼稀奇,但是不清楚內幕的朋友,了解這些之後,會相當驚訝。

看到有明星直播帶貨時,也會忍不住閃現一個問題:我們作為普通消費者,到底在裡面充當了什麼角色呢?

細思極恐!

除了曹穎之外,還有很多明星在直播帶貨這件事情上,也十分高調,比如李湘和劉濤。

但她們都免不了有“翻車”的時候,好在沒有太過負面的評價。

李湘從商多年,對商業戰略的調整很有一套,所以還是可以把控的。

真正讓人覺得很無語的,是那些押上了一輩子的名聲,卻被直播帶貨毀掉的明星,比如潘長江。

自從“嘎子”和潘長江直播帶貨“翻車”之後,就成了全網嘲弄的梗。

潘長江再也和“藝術家”這個稱號無緣了,這是多遺憾的一件事情。

在潘長江“翻車”之前,他幾乎享有和趙本山一樣的盛名:東北喜劇天王,春晚小品王……

這所有的頭銜,都成了笑話。

這件事情恰好給了那些想投身直播帶貨的明星們一個很好的警示,帶貨雖然賺得多,但風險也極高。

可惜,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他們像飛蛾撲火一般,偏要撲向這個圈子。

相信隨著社會的轟動越大,相關的問題也會得到整治,再次還給直播電商一個淨土,而不是亂象橫生。

當然,也希望更多的明星能清醒地認識到,撈金一時爽,但揭露面具那一刻,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巨大的。

演員還是應該回歸演藝圈,踏踏實實演戲,為觀眾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