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貼台詞、用手做腳踢,影視劇導演不敢拍全景,都是有原因的


影視劇充滿套路,拍電視劇也一樣,導演不敢拍的畫面背後,充滿著各種圈內秘密。

臉上貼台詞、用手做腳踢、木板墊出公主抱,看完這些不敢拍的全景,實在是:小烏龜要走讀——鱉不住校了(憋不住笑了)。

一、不敢拍的,是演員遮羞布

很多時候,偶像劇想用公主抱和攔腰抱展現主角得男友力,卻只敢拍他們的上半身,因為導演不得不靠鏡頭剪切,遮男星們的“體力虛”。

以最近剛結局的電視劇《曾少年之小時候》為例,裡面就安排了套路的公主抱情節。女主張籽沐只有88斤,可男主完成公主抱動作時,簡直是要了老命了。

他上手第一下就就抱得很吃力,連連後退幾步,眼看著就要把女主摔下來了。

再次嘗試,男主依舊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虛弱狀態,拍攝只能停滯。

導演都一臉愁容和難以置信:“我的天啊”,可能他也在震驚,男主怎麼會虛成這樣?

嘆氣的同時,也不得不想辦法解決,於是劇組最後為體弱的男主,做出了木板加持+只拍半身的特殊待遇,這個公主抱鏡頭才勉強拍完。

所以你要問為什麼導演不拍全身,因為怕觀眾看偶像劇時,看見下面的木板而幻想破滅。

當初看《楚喬傳》裡,宇文玥公主抱楚喬的時候,只覺得甜死了。

但其實真實的全景鏡頭里,只有林更新抱不起不到80斤趙麗穎的狼狽,嘴硬的甩鍋,以及導演不敢拍的公主抱作弊神器——木箱。

如果需要抱著行走,那木箱子就會升級成帶滑軌的墊底木箱,鏡頭里看著男演員抱著很雲淡風輕,沒敢拍的全景裡,全是木箱子在替他們負重前行。

面對林更新和許魏洲這樣的公主抱困難戶,導演也確實不敢放全景,因為鏡頭後的“下半身”全是見不得人的拉垮。

電視劇是一個長周期,時效不強的藝術,所以觀眾看到的電視劇畫面,都是導演加工後想讓我們看到的。鏡頭剪輯不光能遮掩演員的體虛,還能掩飾他們的各種拉垮和不敬業。

《愛情公寓》是個喜劇,拍攝幕後也是個搞笑片。他們生動展示:演員記不住長段台詞怎麼辦?

答:往對手戲演員臉上貼台詞,然後照著念,導演只切一人鏡頭。

這還不是個例,以前唐國強演戲,就被爆出了一段導演不敢放的花絮。視頻裡他念台詞都有專門的“真人提詞器”,鏡頭外的工作人員念一句詞,他跟著再复述一遍。

王剛也曾在《吐槽大會》里拆台,說唐國強2007年開拍的《南越王》那會兒就不記台詞,有專人提詞。

觀眾在電視上看見的戲骨老演員,原來在拍攝現場,只是一個複讀機。

以前只知道考場上會有作弊打小抄,現在知道了演戲也能這麼投機取巧。

鏡頭拍到的地方一片歲月靜好,拍不到的地方卻是畫外語音提詞、往對手演員臉上貼大字報。你說導演敢把這些片段放進去嗎?當然不敢。

導演不敢拍,演員倒是在鏡頭外越來越大牌不敬業了。為什麼有時候看演員騎馬,都只有一個不全的背面鏡頭?

因為這可能是演員要求的替身上陣。

張翰拍古裝劇騎馬時,因為畫面出框了,導演說需要他再補一條。結果張翰直接拒絕,喊話導演再接個背影的鏡頭就行,然後就開始指揮替身披著他的戲服上場。

導演唯唯諾諾地答應著:“好嘞好嘞,翰哥”,估計他也得罪不起這尊大佛。他們不敢拍的這個正面全鏡頭,也是有苦衷的。

現在的明星時間“寶貴”、身體“嬌貴”,不會騎馬也能演馬戲,全靠劇組巧思和導演的半身鏡頭遮掩。

騎假馬、騎凳子,甚至是騎人,但凡導演的鏡頭下移一寸,都會出現拍攝事故。

同樣的,演員不會哭,也靠導演的鏡頭規避風險。鏡頭外,演員先滴上眼藥水,等到藥水蓄滿眼中後,導演再將鏡頭移過去,拍下流下的假淚。

楊穎顯然已經對這種哭法熟能生巧了,演電影時都能在劉德華的注視下,淡定抹催淚棒、滴眼藥水。

哪怕是在娛樂圈身經百戰的劉德華,都沒見過這樣不敬業的場面,也不怪咱們觀眾被不敢拍全的影視鏡頭蒙蔽多年了。

二、不敢拍的,是不夠美觀的畫面

也不是所有不敢拍的鏡頭,都是演員的不敬業,也有可能藏著的是劇組和演員的無可奈何。

去年播出的偶像劇《熾道》裡,導演就不敢一個鏡頭拍完男主的臉到手,因為他覺得男主的小胖手太不符合偶像劇審美了。

所以鏡頭沒有拍全,切開鏡頭後,安排了一個手替,接上之前的畫面。

其實咱們也能理解這種不敢拍,不然在偶像劇裡看見黃軒這樣的短粗手、許魏洲這樣的毛手,也是夠齣戲的。

黃軒沒有為了美觀找手替,卻為了身高美觀在鏡頭外墊了箱子。

鏡頭外,美化身高已經成了影視劇拍攝的必備技巧之一。

有些女主受身高限制很難跟高個男星同框,那鏡頭拍不到的下半身裡,絕對是有蘋果箱的存在。

有些矮個男星為了跟女主拉開身高差,展現男友力,也會在腳下悄悄作了弊。

還有些畫面看著唯美有氛圍,其實沒敢拍的地方,都是不夠美觀的滑稽。比如楊蓉煙霧瀰漫的沐浴戲,桶裡可藏著不少加濕器。

浪漫氛圍的旋轉對視戲,其實是在旋轉辦公椅上完成的。

《夢華錄》橋頭吻戲,夠唯美吧,但凡導演補一個全鏡遠景,觀眾都會被圍觀的人數和機器嚇到粉紅泡沫破碎。

三、不敢拍的,是超能力背後的“滑稽”

拍戲實際上也是鏡頭的藝術,完成一些難度較高的“超能力”也得靠鏡頭多加遮掩。

你看到的武林高手的勁風腳,可能是別人的手:

你看到的骨骼精奇的女主高抬腿,可能是別人的手:

你看到的魔化變身,也可能是別人的手:

小時候覺得《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就是如此全能超能,直到長大了看見孫悟空吸煙當施法的全景花絮,直接笑趴。

武俠片裡的氣功,鏡頭里是讓人驚嘆的牛氣轟轟,實際是在拍不到的鏡頭外用鼓風機吹出來的。

大俠有秘密,神仙有難處。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的看似緊張刺激的神魔追逐,當時觀眾都跟著緊張。

但實際鏡頭就一直卡著上半身,全景裡熱巴的輕功,其實就是在車上原地施法,後面緊跟著的追擊者,就站在她的座位後。

輕功要作假,其實我們也能理解,畢竟演員也是凡夫俗子,不可能真的會飛。可為什麼一個簡單的騎車戲、跑步戲,也要搞這麼大陣仗啊?

林心如騎個自行車,看著蹬得很賣力,實際上飛快的車速,左右有機器保持平衡,前面有汽車“帶飛”,根本不需要她出力。

鏡頭前的演員都光鮮亮麗,鏡頭背後卻藏著這麼多秘密。電視劇不敢拍的全景有的是巧思,有的是不敬業的虛假,有的隱藏滑稽,哪段真實花絮讓你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