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被國家秘密培養,20年才出一個的閨門旦,為何棄戲做演員?


李沁是國家培養棟樑,卻進了演藝圈逐夢

這是李沁最不想回憶的一幕。

當年拍攝《千金歸來》時,她與李某峰有一個擁抱的鏡頭,怎料剛抱起來後者卻開始莫名其妙抖動,導致不少觀眾認為李某峰是在冒犯李沁。

李沁被抱

再加上後者沒有似乎沒有反抗,於是便有不少人表示,李某峰是仗著自己當時的高人氣,在打壓“初出茅廬”的李沁。

那麼事實真就如此嗎?

李沁

其實不然,因為人家當年可是國家秘密培養的崑曲接班人,大家都搶著要。

“閨門旦出身,而且是國家重點培養的那幾個當中,一直秘密培養的,我們把她找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

李少紅自敘

當年新《紅樓夢》籌拍時,製片人李小婉按照李少紅的要求,去學校找李沁,想邀請她出演“薛寶釵”一角:

“這個小寶釵是選擇的一個叫上海戲劇學院的學生,是這個上海戲劇學院崑曲閨門旦的傳承人,叫李沁。”

李小婉自敘

可學校的導師和院長一開始並不願意“放人”:

“他們實在是捨不得,就這麼一個,20年出這麼一個閨門旦,就不借,那不借就說李小婉你以後再也不要來了,求你了,不要來了。”

李小婉自敘

李小婉也理解他們,於是尋思著讓李少紅啟動第二方案,換第二人選,怎料後者告訴她,這個角色非李沁來演不可,沒有第二人選。

之後兩人費盡口舌,才終於勸說學院“放”了人,可李沁的父母對她們來說也是一道難關;為了讓其父母鬆手,她們甚至動用了“三顧茅廬”策略,最終才讓老兩口點頭答應了下來。

李沁

而李沁進入《紅樓夢》劇組拍戲期間,院長和導師還不甘心。

他們曾給李沁打過電話,試圖勸她趕緊回來繼續學崑曲,但彼時的李沁早已把“演員”當成了自己奮鬥的目標,為了助她圓夢,院長和導師只好“含淚”尊重祝福。

李沁

多年後再回憶起此事,李沁都忍不住為院長和導師的包容和理解感動落淚,而她也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在演藝路上始終穩步前行著。

所以當年的李沁雖然初出茅廬,但地位絕對不低,畢竟人家是帶著別人沒有的優勢進圈的,李某峰肯定是不敢輕易欺負她的。

李沁

至於劇中那個不雅的動作,或許是李某峰入戲太深興奮過了頭,所以才會造成誤解吧。

李沁

鹿晗自爆初戀,高中時期苦戀女孩

這個女孩是鹿晗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痛。

某綜藝上被問到學生時代有沒有早戀時,鹿晗沒有絲毫掩飾:

“也喜歡過女孩嘛,我初吻就是在高中。”

鹿晗自敘

此話一出,瞬間就激起了萬千粉絲的瘋狂深扒,之後在眾人齊心協力地“搜查”下,還真找到了鹿晗當年與初戀的合影。

據說這個女孩名叫魏千雅,兩人是高中同學。

鹿晗和初戀

學生時期的鹿晗就因出眾的外貌和殷實的家境,備受同學們的歡迎,甚至還有不少迷妹在課間休息時,去他所在的班級去看他,但咱鹿哥那時候只對魏千雅分外上頭。

為了追求對方,他使出了渾身解數,就連早期在社交平台上隔空向對方示愛的文字,都被大家扒了出來。

鹿晗早年社交媒體發言

後來好不容易俘獲了魏千雅的芳心,可鹿晗卻被選中去韓國當了練習生。

在韓國的那段時間裡,他曾在某綜藝上被主持人問到感情的事,雖然一開始有所遮掩,可後來鹿晗還是大方透露了初吻:

“高中的時候,高中一年級的時候”“在學校”“休息時間”。

鹿晗自敘

雖然承認了這些事,但由於兩人相隔兩地,而鹿晗又整日忙於事業,這便注定了分手的結局。

據說當時是女方主動提出分手,鹿晗為了挽回這段感情,還曾多次回國求復合,奈何對方的心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不在他身上了。

鹿晗

雖然這段過往被人扒了出來,可鹿晗在外界的風評依舊很好,因為眾人都對他的坦誠和耿直讚賞連連,也在這些事例中漸漸了解了他的人品。

尤其是他後來在自己的頂峰時期,竟然毫不忌諱地官宣了與關曉彤的戀情,大家對他的評價就更好了。

鹿晗公佈戀情

其實頂流談戀愛是非常“不划算”的,會流失很多女粉,但鹿晗卻毫不在乎:

“我公佈之前不是沒有想過這個事情,我又不是二傻子,我覺得首先在我,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樣,在我這兒我覺得這是一種負責任吧。”

鹿晗自敘

也正是因為他的“負責任”和“坦誠”,讓他成功圈了不少粉;

以至於後來外界每每提及他公佈戀情,導致微博“癱瘓”一事時,都會忍不住讚歎一聲:鹿晗在愛情裡從來都是正大光明、坦誠直率的!

鹿晗

賈玲對記者發火,只因母親被冒犯

這是賈玲第一次發火。

“我真沒忍住,我說你媽死了你難受嗎?”

鹿晗自敘

某次接受記者採訪時,賈玲被記者問到:

“你媽媽過世的時候你難受嗎?”

她聞言直接生氣地回懟了過去,因為在她心裡,媽媽永遠是別人無法觸碰的最後一道防線。

“我說你怎麼能問出這種話?我現在本來挺開心的,你為什麼要問這種話?”

賈玲自敘

19歲那年,是賈玲第二次報考中央戲劇學院,經歷過一次落選後,她鉚足了勁兒才終於有了資格踏進學院的大門,可等來的卻不是母親的祝賀,而是對方離世的噩耗。

“我19歲那年,有一天就接到姐夫的一個電話”“說媽沒了,說讓你趕回來看最後一眼”。

賈玲自敘

當時的賈玲還不清楚“沒了”和“最後一眼”是什麼意思:

“我那時候還沒有手機,我想確認一下我媽到底還在不在,我在車裡給每一個人下跪,讓他們把電話借我用一下”

賈玲自敘

“我就始終不相信;我走到殯儀館的門口,我看著賈丹扶著柱子跑出來跟我說,賈玲你趕緊過來看媽媽最後一眼,都到殯儀館了;我還覺得不可能,沒有的。”

母親是因意外離世的,所以賈玲連和對方說最後一句話的機會都沒有,也正因如此,讓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遺憾。

賈玲

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也為了以另一種方式好好向已故的母親道別,多年後已成名的賈玲,選擇把她和母親的這份愛和遺憾,都放進了電影《你好,李煥英》中。

《你好李煥英》

“我有一年在北京打工,我媽想要一件綠色的皮大衣,然後我給我爸買了一件,給我媽買了一件,我媽那件小了,然後呢我就把那件衣服拿回來換,等我再回北京的時候,我媽就已經過世了。”

賈玲自敘

所以在電影中,她同樣用攢了好久的錢買了一件皮大衣,還讓“母親”如願穿上了新衣服。

賈玲把過往與母親諸多有愛的互動都放進了電影裡,在片場看拍攝細節時,更是經常會因觸景生情而淚灑現場。

《你好李煥英》劇照

僅僅是一個吃包子的鏡頭,就能讓她難過好久:

“我現在還是很愛吃包子,記得那時候我只要出遠門上學,早上坐車,你總不知道從哪掏一袋包子,我還總問你從哪弄的;可是我從沒想過,早上六點的車,你是幾點包的包子。”

賈玲自敘

還有電影中她與病床上的母親告別的鏡頭,也摻雜了她多年的遺憾,和對母親的想念。

據說這場戲拍完後,賈玲在片場哭了很久,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可在影片中,她終於讓藏在內心多年的窟窿有了填補的機會。

《你好李煥英》劇照

而了解了這些背後故事後,眾人再看《你好,李煥英》時也有了新感觸,也能理解賈玲對母親的愛和想念有多重了;原來影片的背後藏著的,是她與母親陰陽兩隔的滿滿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