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杯”音樂節,獨立音樂人的第二春在B站


作者| 丁茜雯編輯| 范志輝

在線下全面復甦之時,獨立音樂人也迎來了春天。

3月18日迷笛音樂節現場,B站up主、新生代音樂人翠花不太脆以標誌性的半遮面造型表演了《春潮》《餮》《空生》等多首代表作。一首《母胎solo進行曲》唱罷,第一次登上音樂節大舞台的翠花不太脆興奮的和大家打招呼“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音樂節,以前都是把自己關在錄音棚裡一個人寫歌,有點社恐,這一次有點興奮也有點緊張”,此時B站直播間內滿屏彈幕刷滿乾杯,千萬網友一起為這位B站音樂區成長起來的UP主隔空加油。

這是「乾杯音樂節x迷笛之夜」現場,作為B站推出的首個線下音樂節品牌,乾杯音樂節此番與2023海口迷笛音樂節合作聯名帶來了最大的驚喜策劃——乾杯舞台。連續三晚共有15組B站特色的音樂人、up主輪番登台獻唱,嗨翻現場的同時也為線上蹲守的廣大樂迷帶來不一樣的青春氣息。

在音樂節舉辦的這三天裡,相關演出片段也持續火爆刷屏社交平台,接連登上了站內外熱搜。火爆刷屏背後,其實也潛藏了著一條獨立音樂人在B站出圈的新路徑。

這屆獨立音樂人在B站雲集“乾杯”

顧名思義,「乾杯舞台」是專屬於B站音樂人的獨家音樂節舞台,諸如上文提到的翠花不太脆、道野taoie、慕星銀等活躍在B站的獨立音樂人,皆在此帶來了自己的音樂節首秀。

同時,乾杯音樂節線下演出也同步B站線上直播,站內外用戶均可通過發布視頻/關注賬號/轉發活動等方式,參與瓜分獎金或抽取音樂節門票,更有機會與音樂人線上互動。而云上玩法也惠及演出直播熱度高漲。數據顯示,僅在17日當晚便吸引超過1000多萬人在線觀看,彈幕池高達2萬條以上。線上線下玩法聯動,隔空“乾杯”也為音樂節增加了更多的互動性與可看性。

不難看出,依托平台年輕音樂人聚集社區的橋樑搭建,B站也成功在音樂節領域搭建了從宣發、輸血到聯創的音樂節抽屜玩法,站內的獨立音樂人也已然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Z世代音樂創作者的進階之路。

首先,在B站高質量、包容創作的社區氛圍下,音樂人擁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活躍度,能夠自由在站內發表作品,並依靠B站獨特的彈幕文化、評論整活文化,與社區用戶在彈幕、評論區良性互動,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質創作者加入。

比如UP主“翠花不太脆”,自入駐B站以來播放量便達到2.2億,借助平台給予的創作空間,接連發表《如果》《內圓外方》等聚焦社會、現實的優質作品,深受站內用戶的喜愛,像是《如果》便引發在校學子在彈幕評論區寄語夢想,社會人士追憶青春往昔;其大量原創被收錄“每週必看”,頻繁登上站內排名前列,作品也獲得了人民日報、央視等主流媒體認可。

在B站貫通內外的生存土壤孵化下,年輕的獨立音樂人作品也更受關注和激髮用戶群體的共鳴,獲得高粘性粉絲群體。

其次,B站給予的創作空間,也令音樂人在嶄露頭角的同時,能夠獲得站內成熟資源扶持,成功走向大眾。自2020年以來,B站便先後推出《說唱新世代》《我的音樂你聽嗎》等原創音綜,持續打造生態運營;同時,也與國際知名廠牌88Rising合作打造全新音樂廠牌W8VES,將B站UP主INTO1劉彰、W8VES阿達娃等音樂人簽入旗下,大力扶持B站音樂人開啟可持續性的長期運營,達到多元化、多維度商業化變現。

而在線下,通過聯合草莓音樂節、星巢音樂節等頭部音樂節成為其獨家視頻宣發平台,B站在平台優勢的基礎上釋放宣發能力,並藉此向頭部音樂節輸送B站音樂人,將年輕有才但缺乏向主流更進一步的音樂人推廣到大眾層面。像是連續兩年當選B站百大UP主的“翠花不太脆”,就受邀登上了「乾杯音樂節x迷笛之夜」的舞台,積累現場演出經驗的同時,也助其打破固有圈層。

B站與迷笛音樂節聯創「乾杯舞台」,則是基於宣發和輸血能力的整合,也是“抽屜玩法”的最終一環,代表著打通了行業宣發招商以及內容層面的合作,所有音樂愛好者均可一站式獲取音樂演出資訊、與音樂人互動加深羈絆、找到同好深度交流。

對於B站音樂人而言,更是擁有了自己的專屬演出渠道,讓線上和線下受眾更直觀感受年輕化原創音樂的生長。

在線上音樂消費-線下零距離參與-線下反哺線上的互動閉環中,這不僅形成了B站為推動站內獨立音樂人“走出去”的長鏈條運作,也是一條完整向大眾視野輸送年輕音樂人的商業化路徑。

在這一整套扶持體系下,年輕的獨立音樂人們也經由社區破圈大眾,從線上走入線下,再由線下演出反哺其線上聲量。

比如,目前成功藉由B站音綜《說唱新世代》走到大眾視野的W8VES阿達娃,迄今已在B站之外的線下演出市場成功佔據一席之地,先後登上了英雄聯盟音樂節、元氣森林音樂節等演出舞台,音樂事業迎來新高峰。

綜上可以看到,B站在音樂賽道中的諸多動作,已然與大眾認知中B站的內容平台屬性有所不同。這也是因為,作為當下年輕人最為活躍的社區平台,B站音樂區已然聲量漸起。

根據《bilibili2022音樂生態報告》,站內原創音樂年播放量超過16億次,音樂區新增UP主超過90萬人,而像是翠花不太脆這樣蟬聯兩屆B站百大UP主,也在站內獲得了一定的流量支持,得以面向多層次受眾曝光。足以見得,B站正在成為助力獨立音樂人進一步擴圈影響力、提升商業價值、且值得信賴的新夥伴。

更重要的是,B站作為資源平台也成功跑通了站內前後端,反哺自身在專業領域擴大影響力的同時,也為音樂人帶來高度流量,構建了更為細化完善的曝光與發展模式。

加碼演出市場,B站探索助力音樂人新通路

除了通過像「乾杯音樂節x迷笛之夜」聯名舞台為已經浮出水面的音樂人提供曝光機會外,B站另一檔與曉峰音樂公社合作的「星巢計劃2023」則將重心放在掘新尚處於成長期的音樂人,同樣在圈內也引發熱烈反響。

據了解,「星巢計劃2023」分為網絡招募和線下集訓兩大環節,旨在為Z世代音樂人提供從愛好到專業的進階之路,發掘潛力新星。其中,網絡招募共分為藝人賽道、詞曲作者賽道,全方位尋找尚在孵化階段的音樂人;線下集訓將進行實戰交流,在高旗、李泉、彭坦等諸多業內人士組成的導師陣容陪伴下,選拔出10組選手進入星巢計劃。

無論是歌手、樂隊、rapper,還是唱作人、詞曲創作者,都可以通過報名「星巢計劃2023」獲得業內音樂大咖導師、媒體品鑑評審指導,進而有機會獲得線下音樂節舞台展演、線上海量曝光和龐大的行業資源扶持。除了直通星巢祕境音樂節,入選選手還將與曉峰音樂公社展開各類深度合作,加入星巢系演出矩陣,獲得B站音樂區和曉峰音樂公社的更多專業服務。目前,該扶持計劃已經一共推送多組音樂人參與前期的培訓。

B站此舉,也是以平台之力,為主流市場吐故納新,同時也為獨立音樂人們帶來了走向主流、真正被大眾認可的又一出圈新路徑。而這些從B站平台走出去的年輕音樂人,其實也是B站音樂區的一面招牌,反應了平台「推廣新人」「給年輕人機會」的初心和使命,吸納更多的音樂人和音樂合作夥伴一起玩起來。

站在B站角度,其作為平台端口,擁有著持續更迭湧入的音樂人資源,而B站核心用戶所建造的垂類流量池和內容導向的算法體系,為平台帶來的溢出效應也能夠惠及站內音樂人,促成了用戶在線上線下的音樂消費無障礙。諸如「乾杯音樂節」、「星巢計劃2023」等,都在帶動B站獨立音樂人走入主流市場的同時,也走入站內用戶視野,不少用戶已然興致勃勃加入發掘“新聲音”的隊伍中,在平台與演出市場的聯動中完成了閉環輸出。

而加碼音樂節市場,也是B站音樂生態在嘗試新道路。在線上音綜之外,抓住線下演出在當下放開後的利好,這也是B站利用平台自身的品牌效應,在為獨立音樂人提供全方位的音樂創作、推廣、消費服務,助力音樂人IP化的同時,破圈主流圈層,被更多受眾看到。

結語

在“二八法則”下,國內超過60萬音樂人的基數,意味著仍有大多數新生音樂人處於長尾,急需被發現、被看到。

在當下,獨立音樂人大多面臨著作品產出與出圈困難的難題,也令無數音樂人在市場的洗刷下黯淡,缺少能夠衝破桎梏的機會。而B站此次在線下演出市場探索出的音樂消費、社交互動等內容玩法,輔以音樂人出圈的同時完成商業化盈利,也令獨立音樂人的第二春在B站悄然而至。

從發力原創音綜、品牌跨界合作再到音樂節賽道,B站成功激活站內站外資源、持續打通主流市場的同時,更難得做到了讓作品和人的出圈,為國內獨立音樂人生態帶來了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