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春晚上最有名的光頭,郭冬臨巔峰時期,可以說是春晚的“釘子戶”。
出道三十年的他,一向潔身自好,不消費自己的口碑。
然而後來卻因為8個字被索賠1億,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從紅極一時到星光隕落,郭冬臨到底發生了什麼?
隱入塵煙
舞台上的郭冬臨,常常冒著一股傻氣兒。
圓圓的腦袋、深深的酒窩,一笑起來有一種天真爛漫的可愛。
卻殊不知這樣的樂天派,童年時的生活非常不幸。
1966年,郭冬臨生在了一個藝術世家,家裡兄弟三人。
與現在相比,那時從事文藝的人,生活都非常清貧且不安。
在他剛剛記事兒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因為運動的原因,丟了工作。
為了讓孩子吃飽飯,郭冬臨的父親只好不分日夜地打著零工。
作為一個說了半輩子書的人,誰也沒想到他最後卻幹起了體力活。
雖然他的父親每天很辛苦地干活,常常半夜三更才回來,一到家就累得趴下,但是微薄的工資還是撐不起這個家。
那時候,他們一家常常有上頓沒下頓,即便吃飯,吃的也是清湯寡水。
看著三個孩子每天被餓醒,郭冬臨的父親動起了歪心思。
一天,他的父親突然帶回了飯菜,雖然沒有肉,但是相比之前吃的,
這份油水十足的飯菜還是讓他們三個樂開了花。
看著狼吞虎咽的孩子,郭父眼眶紅著說到:“慢點吃,喜歡的話,爸爸明天還給你們帶。”
那時候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頓飯的代價會多大。
第二天,郭冬臨與兩位哥哥在家裡興奮地等著父親帶飯,然而等到很晚也不見父親回來。
看著丈夫許久不回來,郭母的心裡萌生出了一種不好的想法,她沒有猶豫地就拉著郭冬臨去廠子裡找郭父。
後來,每逢回想起那天,郭冬臨都會忍不住紅了眼眶。
原來,那天他的父親拿菜時被人發現了,廠長知道後,二話不說就給他辭退了。
為了讓孩子吃飯,他的父親在廠子門外一直苦苦哀求,希望再給他一次機會。
然而,無力回天。
丟了工作後,郭父來不及懊悔,忍著情緒開始找下一份工作。
然而剛工作沒多久,他的父親就因為工作不當摔斷了腿,至此更加雪上加霜。
看著躺在床上的父親,郭冬臨跟哥哥只好跟著母親到處賣藝。
那時候他才五歲,就嚐遍這世間的酸甜苦辣,逼著自己長大。
他依稀記得,那段晦暗的日子裡,他跟狗生活得差不多。
無論走到哪裡,一有人看見他父親不在,就都會對著他和母親口嗨。
如果情況好的話,就會討到賞錢;如果情況不好,不僅討不到賞錢,甚至連一碗飯都沒有。
因此,有很多次,他都是吃客人留下的剩飯,遭受著鄙夷的眼光。
漸漸地,演出的次數多了,小小年紀的郭冬臨也能跟著唱兩句。
然而每當他在家哼著小曲兒時,他的父親都會勸告他:“要好好學習,不要走父親的老路。”
生活雖然很苦,但好在還有回甜。
小小的夢
1976年,變動結束後,他的父親被調回了之前的單位,母親也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也是從這時起,他才真正走進校園開始學習知識。
由於受到父母的影響和過早地賣藝,郭冬臨對藝術也有了渴望。
為了實現自己表演的夢想,高中畢業後他就報考了上戲,違背了父親的勸說。
在大學裡,別的同學都在學習玩樂,但郭冬臨卻不敢。
他怕他一停下來,就會回到從前“當乞丐”的日子。
在大學那四年,他一次又一次地鞭策著自己,終於在畢業後他成功進入了人藝,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
演話劇跟電視劇不一樣,所有的表演就只有一次機會。
在巨大的壓力下,郭冬臨的表演也進步得非常快。
他在台下一遍又一遍地磨煉著自己的台詞與形體,一個表情做上千次,都是常有的事情。
靠著對錶演的赤誠和努力,終於在1991年,他得到了一個小角色。
那一年,在老師的推薦下,他進入到《編輯部的故事》中演了一個角色。
只是沒想到這一個小小的角色,竟然打開了他的小品生涯。
1993年,春晚導演在執導節目時,想起了長相喜感的郭冬臨,於是就向他發出了邀請。
作為一個全世界都關注的節目,郭冬臨在接到電話時,整個人都激動得石化了。
他無比興奮地滿口答應,然而等到真正上台時,他傻眼了。
那是他首次在春晚上表演,也是職業生涯最彆扭的一次表演。
為了節目的完整度,他只能把自己當成一個機器人,接受著導演以及編劇的口令,不敢遲疑一秒鐘。
別看這一秒鐘很短,它有極大的可能決定著一個包袱響不響。
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
經歷了磨合熟悉後,郭冬臨不再排斥,而是開始享受著表演。
他辭去了人藝的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小品中。
1995年,王承友寫了一個名為《有事你說話》的劇本。
這個劇本他前後打磨了四年,出世後,他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郭冬臨。
於是,創作完成後,王承友第一時間就找到了郭冬臨,將劇本遞給他看。
文章描寫的是一個市井人物,熱心腸、愛吹牛,符合很多普通人的氣質。
也正是靠著這個作品,奠定了他後來大都市小人物的形象。
流水的老婆,鐵打的郭子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樂意跟郭冬臨合作。
這也導致在一段時間裡,大家都戲稱他“渣男”。
2005年,牛莉與郭冬臨第一次合作小品。
性格直爽的牛莉與幽默搞笑的郭冬臨一碰面,就相見恨晚。
台下的二人嬉笑打鬧,台上的二人默契十足,這種自然地表演反應,讓很多觀眾都誤以為兩人是夫妻。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後來與周濤合作時,大家都以為他與牛莉離婚了。
那些年,郭冬臨合作了一個又一個女搭檔,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卻是他跟馮鞏的作品。
兩人在台上一個彈吉他,一個秀快板,這種新式和舊式的表演風格,被兩人融合得非常恰當。
除了表演新穎外,這個節目最讓郭冬臨難忘的是,他差點造成了事故。
那時候,他正在表演,突然吉他帶子從肩膀滑落下來。
為了避免吉他掉落和走音,他只能死死地一邊抱著吉他一邊表演。
看似雲淡風輕,其實內心早已兵荒馬亂。
但好在,這場表演後來成功完成。
台上他收穫了一波又一波的掌聲,生活中的他,也接受著名利帶來的快樂。
很多次,他出門坐車、去飯店吃飯,司機老闆認出他後,都嚷嚷著不收錢。
至於為什麼,因為老百姓喜歡他的小品,也喜歡他這個人。
看著熱情的群眾,郭冬臨的心裡也萌生出一絲暖意。
也正是這些善意,導致他更加確定了自己出演小人物的想法。
從1993年到2016年間,郭冬臨登上了春晚20次,而觀眾也早已習慣了他的存在。
直到2017年,他的一句台詞,直接摧毀了他20多年的口碑。
成敗一瞬間
那年,郭冬臨在北京台上表演小品《取錢》,講的是防範詐騙的事兒。
只見電話那頭的騙子,操著一口河南口音說道:“咦,中,你趕緊打錢吧”。
就是這短短的8個字,直接將他送上了風口浪尖。
無數網友在網上指責他公然地域黑,甚至還有河南籍貫的律師,對他發起了律師函。
表示他必須向河南人道歉,以及向他們每個人賠償1元錢。
看著網上鋪天蓋地地辱罵和家門口圍堵的記者,郭冬臨有苦說不出。
自這件事情后,他的事業就急轉直下,不但廣告代言被撤,影視劇綜藝也不見他的身影。
出事的後兩年,很多人都以為他因為這件事被封殺了。
看著越傳越離譜的謠言,郭冬臨與這部小品的作家魏新才出面解釋。
魏新表示:小品的配音是他的,之所以說起河南,是因為他的老家與河南離得近,一時就想到了,沒有其他意思。
而郭子則表示:網友被帶節奏了,自己並沒有這種想法,更不存在因此被封殺。
自郭冬臨出面澄清後,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
後來的他雖然繼續在舞台上表演小品,但是被輿論裹挾過的他,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
從巔峰墜落後,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緊跟潮流,玩轉短視頻。
靠著之前累積的國民度,沒玩多久,他就坐擁了千萬粉絲。
看著視頻、直播中耍萌賣賤的他,很多網友都覺得他自降身價。
但是對於郭冬臨來說,他想要的不過是繼續表演下去。
結語
56歲的他,依舊單身,依舊從事著熱愛的事物。
面對進步飛速的時代和生活的壓力,他還有平台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他來說這恐怕就是最好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