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李誠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了自己對綜藝節目的看法,他坦言:如今的大部分綜藝節目,像《浪姐》、《奔跑吧》這種,除了能炒作明星、立人設以外,對演員本身毫無益處,有些人甚至因為沈迷在這種節目裡,丟棄了自己的本職工作
李誠儒說的這些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放眼當下娛樂圈,能真正沉下心來演戲的人有多少?但凡有點名氣的藝人,都開始不停的接綜藝,這也導致目前所有的綜藝節目,都成為了流量明星出道的入口
2015年以前,國內的娛樂圈一直都抱著“娛樂至死”的心態,尤其是此前被勒停多檔節目的芒果台,從《浪姐》到《披荊斬棘》,芒果台一直都走在娛樂炒作的頂端,甚至連常年主持節目的何炅等人,也成為了圈子里人人敬仰的“何老師”
只不過對常年在娛樂圈摸爬滾打的李誠儒來說,他對綜藝節目套路實在太了解了,用對方的話來說:綜藝節目裡,有一半的流量不是觀眾帶來的,而是明星背後的經紀公司創造的
這也間接證明了綜藝節目的數據到底有多假
正是因為這些虛高的數據,不僅讓觀眾相信了一位新人明星的影響力,甚至連明星本人都沉溺在這種虛榮裡,認為自己已經成了巨星,而這種藝人,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標準的“流量明星”
明明沒有什麼演技、沒有什麼作品,卻可以在網絡上呼風喚雨,粉絲量高達上億,可脫離了網絡後,這些明星又顯得極度平凡,甚至還不如普通人
當然,如果只是一般的小鮮肉藝人,李誠儒大概不會介意,但他真正擔心的,是一些專業演員也沉迷在綜藝節目裡
“有一些曾經比較好的演員,因為沈迷在綜藝節目裡,最後導致自己連戲都不會演了”
在這部分藝人中,有一個比較突出的例子就是沙溢,早年間的沙溢演技非常好,塑造的白展堂形象深入人心,但自從2018年後,沙溢轉戰綜藝節目,演員人設就差點崩塌,觀眾怎麼看都覺得像在演綜藝,如果不是近幾年沙溢意識到了問題,自我沉澱了半年,估計就會被綜藝給毀了
其實我們不排斥演員接綜藝,但凡事一定要有度,要分清主次,演員的主業是演戲,如果因為其他的事情耽誤了主業,那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演員
不知在座各位對內地的綜藝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