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達,網絡的發展以及不斷湧入的人才。
我們的生活逐漸變好,日常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豐富多彩。
但隨之,逢年過節帶來的驚喜也歸為平淡。
但每到除夕晚上,大家都會有同樣的默契。
那就是打開電視機看春晚。
雖說如今看春晚不如從前那般熱鬧、有趣,但還是會打開電視劇,乾著活,播著節目。
同時,我們也從這個節目中,認識了很多有實力的演員。
比如潘長江、趙本山等。
他們在舞台上大放異彩,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博得觀眾的喜愛。
可其實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沒有那個表演是簡單的。
11年前,趙本山春晚造就的失誤,讓其畢生難忘,哈文制定的春晚新規有多難?
新導演上任,舞台規則難度升級
春晚過程中,最期待的就是穿插在節目中的喜劇類作品了。
這些小品中,不僅能令人哄堂大笑,甚至還能出一些流行語。
隨著大家對小品的喜愛,也出了不少喜劇類的綜藝節目。
而作為老藝術家,趙本山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的重點關注對象。
他的作品,不僅能給我們帶來笑點,還在不知不覺中揭露社會現實。
眾所皆知,趙本山在舞台上游刃有餘,鬆弛有度,因此,提起春晚小品,就會先想到他。
本以為他可以一直表演到老,卻不想在2013年後,熟悉的身影逐漸看不到了。
而這和11年前,在他身上出現的“失誤”,有著一定關係,更讓他難以忘懷。
但其實在前一年,他也像往年一樣,準備著春晚。
但沒想到,春晚的總導演換成了哈文,她一上任,就主張,春晚的節目,都需要有教育意義。
可趙本山交上去的兩個作品,並不符合規則,於是便打了回去。
此舉讓趙本山猝不及防,要知道他每年,2個劇本都因太好,難以抉擇,如今竟然被打回。
要知道,趙本山稱得上是老前輩了,連春晚導演彩排時,都要諮詢他的意見。
不僅如此,本山大叔作為春晚的常客,也曾應急處理舞台上出現的問題。
舞台出現失誤,本山大叔實力控場
在大眾的印像中,本山大叔表演節目時,鬆弛有度,演完後則會一身輕鬆。
但在2008年初,本山大叔下場後,直接痛哭。
由於當時正值奧運年,表演時間臨近,春晚導演卻發現,沒有相關題材的小品。
但大多數節目都以已經敲定好內容。
要換題材,就意味著全部都要更換,可當時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但為了緊扣奧運年,還是要有人“犧牲”,這個人就是本山大叔。
接到指示後,趙本山熬了幾個通宵完成創作,然後帶領團隊住在排練廳,不斷表演。
可即使如此,還是在演出當天,出現紕漏。
直播時,由於前面的表演時長出現問題,因此趙本山接到了控時間的任務。
這樣以來,原定15分鐘的節目,需要自行發揮,延長到25分鐘。
其實,很多直播現場,都會存在這樣的紕漏,為了卡點,只能靠主持人或者表演者的自我發揮了。
越害怕遇到問題,就越會遇到,趙本山突然想起自己沒有拿道具,於是又趕忙跑了個來回。
好在順利完成,如釋重負,但也因為緊張,導致表現並不完美,因此下場後,痛哭流涕。
隔行如隔山,別看他們舞台上演繹的很輕鬆,但背後吃的苦和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何況還是春晚那麼大的舞台,自然不許有任何差錯。
但此次,突如其來的變化,趙本山都慌了。
趙本山嚮哈文表示,難以在短時間內,拿出一個複合新要求的劇本不太可能。
而此次交上去的劇本,也是精心準備了一整年的,能不能就用這個。
而哈文和別的春晚導演不同,面對趙本山,她直接拒絕。
並表示,拿不出有教育意義的作品,就可以離開這個舞台。
在這樣的情況下,兩人展開了爭吵。
趙本山更是放話,春晚舞台,有她沒我,但即使如此,他還是沒有如願表演。
就這樣,當年的春晚,觀眾們失望了。
事後,本山大叔表示,退出這個舞台,是因為身體不適。
但其實,趙本山眼中,小品首先要帶給大家歡樂。
然後在這個理念中,穿插一些現實寫照亦或者正能量。
否則觀眾累了一年,看春晚還要被接著教育,怎麼能有看下去的心情?
在開心的日子,難道不應該快樂一下?
在此次春晚後,大家一致認為,是趙本山身體問題才退出的。
憑實力重登春晚
直到他現身地方衛視春晚時,大家才發現了隱情。
此次上春晚時,趙本山帶著之前被哈文“打下”的劇本。
他用這個劇本,也是變相的和觀眾說,他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他的作品是優秀的。
這一次,他帶著宋小寶登台,趙本山做綠葉,將大部分舞台交徒弟。
而宋小寶也沒有辜負大眾的期待,雖然顏值一般,但是站在那裡就是搞笑擔當。
他成功逗笑了觀眾,就連趙本山,都多次笑場。
誰能料到,趙本山竟然還因此,將台詞念錯。
好在宋小寶機靈,即興發揮,將錯誤變成搞笑包袱。
再到後面的場景,幾乎就是宋小寶的個人秀了,他精彩的表演,瞬間火出圈。
無疑,這個作品依舊是經典。
可作品越精彩,觀眾的質疑聲就越不斷。
如此優秀的作品為什麼沒出現在那年的春晚,如此優秀的作品配上如此實力的大咖,怎麼沒通過春晚的審核?
質疑聲太高,央視只能親自出面解釋,趙本山是因為身體緣故才選擇了退出。
但是觀眾對這樣的說辭根本不買賬。
於是春晚又請回趙本山,做春晚副導演,這一年,也是趙本山為大家帶來的最後一個作品。
當時春晚舞台上,沈騰馬麗挑起搞笑節目類大樑。
但隨著多次作品的出現,他們的創作瓶頸來了。
但隨著集思廣益,將當年的熱點事件被改編成小品《扶不扶》。
但為了能夠讓受眾群體,對情節了解更加透徹,還需要改良。
可他們無從下手,這個時候趙本山出現了,他一眼發現其中的問題,迅速進行了修改。
這一改,不僅讓所有的觀眾都能看懂,還沒有修改原作品的核心。
不僅如此,有了趙本山畫龍點睛的修改,還增加了節目的笑料。
當時春晚的舞台上,這部作品成為最受歡迎的一檔。
但自這部作品後,趙本山便沒有參加別的與春晚有關的作品。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本山大叔已經淡出大眾的視野。
但是自此以後,有很多人都反應,春晚沒有原來的味道。
但其實缺少味道的,除了趙本山的精彩表演外,還有小品本身的味道。
就連小瀋陽都是如此認為。
其實按正常的軌跡進行,小瀋陽應該是,繼趙本山後,第二有實力的小品演員。
但近幾年,卻看不到他的身影。
在大眾都直言,他火了以後,就開始以賺錢為目的的混跡娛樂圈時。
他接受采訪,說出內心真實想法。
他表示,現在的喜劇,以快樂為頭,悲傷為尾。
與他喜歡的、徹頭徹底的的喜劇完全不同。
其實關於喜劇類節目,是否有必要含有教育意義,在眾多人群中,小有爭議。
有些人認為喜劇類的作品,是為了讓大家輕鬆一下,緩解壓力。
是喜劇演員不要包袱,在舞台上淋漓盡致的演繹搞笑的一幕,將歡樂氣氛“輸送”給大眾。
而現如今,很多小品,總把正能量放在首位。
雖說一切都是為了傳遞正能量,卻是把喜劇類的作品變了味道。
但其實,早期的作品,仔細推敲後,是能發現“話裡有話,戲裡有現實”。
從前的小品優秀,是因為老一輩的作者,絞盡腦汁創作,將正能量、社會新聞與搞笑部分完美穿插。
你中有我,相互依存,比例相當,運用得恰到好處,是有藝術價值的。
而如今,直接變成,搞笑部分尷尬的演繹搞笑,煽情部分則是煽情部分。
少了融會貫通的妙處後,喜劇類便不被眾人喜愛,那麼流量變少後,教育又怎能傳遞?
希望今後的喜劇演員,還是要多參考前輩們的創作。
將搞笑與正能量完美結合,為大家帶來好的藝術作品!
關注我,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