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時節》,收視不理想,是演員的原因嗎


《相逢時節》已經落下帷幕,至於雷佳音扮演的簡宏成和袁泉扮演的寧宥,兩個人的感情發展是一個開放的結果,兩個人在電視劇的結尾並沒有在一起,但是他們的心中一直都有彼此,只是需要時間來撫平這些年來的創傷。

有些人不能接受這個結果,直接說出了“我只是一個孤獨的追隨者”,讓#重逢之夜爛尾#上了熱搜。還有的痛哭流涕,惋惜雷佳音與袁泉兩情相悅,卻未能走到最後。不過,看起來,導演也是迫不及待地要結束這個故事了,因為“血海世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非要在最後來個“HE”,那就太不尊重人了。

從各大電視台播放的情況來看,《相逢時節》的口碑還是很好的。根據《中國音像大數據》的統計,《相逢時節》上映第一個星期的平均收視為0.615%,是東部電視台的平均收視;在接近一半的時間裡,超過了湖南電視台的《婚姻的兩種猜想》,成為了各大電視台的第一名。尼爾森的統計數字表明,在晚間電視節目中,它的收視率、收視份額都排在了首位;根據《貓眼》的統計,它在網上的人氣,已經排在了第三位。而最終的現場收看,則讓這兩個電視節目的轉播平台——東方電視台與浙江電視台遙遙領先,遙遙領先, 但即便如此,《相逢時節》的評價也出現了兩個極端。不過,按照劇情發展到這種程度,按理說應該是一部很精彩的電視劇才對,可《相逢時節》卻沒有。

雷佳音和袁泉在《羅密歐與朱麗葉》裡扮演了一個“中年版本”的角色。不得不說,這兩位演員的演技很好,如果是其他人,可能會直接崩潰,但這兩位演員,在這種戲劇性的氣氛下,將自己的情緒演繹得淋漓盡致,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這也是《相逢時節》這部電影的兩個極端,一個是為了吸引觀眾,一個是為了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感情,結果都是兩敗俱傷。喜歡藝術電影的人覺得這是一部很爛的電影,喜歡這一部的人覺得這是一部很爛的電影。其次,戲劇角色的行動缺乏邏輯性,表演的目的也顯得荒謬。

比如這段“世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之間有什麼恩怨?這是什麼仇什麼怨?寧的父親刺了她的父親一刀,她活了下來,卻自己也活了下來,這就是最離譜的開始。她父親都已經不在乎她的死活了,簡敏敏有必要這麼痛心疾首,非要置她於死地麼?一個孤兒和一個寡婦,能有什麼好報仇的,而且,寧家的人也很厲害,自己的親人因為犯罪而死,卻把仇恨轉移到了受害者的家屬身上。要說討厭,那也是討厭簡敏敏給他們帶來的麻煩,可偏偏她從來都沒有真正的跟簡敏敏作對。

只要有一方說出一句“對不起”,那麼這場戲就結束了,沒有任何懸念。這是一種“仇恨”,一種讓兩個家族互相仇視的假象。除去兩個主要角色之外,其他角色的設定都太像徵性、功利性了,假如說簡敏敏的作用是“惹是生非、火上澆油”,那寧婉的作用則是“挖坑”。在戲裡,他說的是簡家人有多可憐,所以才會想方設法的報仇。但是,一開始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在工作中游刃有餘、能騙過上流社會的人,很難讓人聯想到他的悲劇。

顧慎為為自己的報復而苦思冥想,剛開始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無法繼續,最後一段話只有一句話,叫做《給寧恕收拾爛攤子》,前半段說得再好,後半段說得再好,最後一段說起來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整部戲中缺少積極的女性人物,也引起了觀眾的爭議。簡宏成的妻子陳昕兒總是像個瘋子般蠻不講理;寧宥的母親寧惠總是倔強倔強,一意孤行;至於簡敏敏,她就更別提了,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讓人看著都覺得頭痛。如果角色不能站穩腳跟,整部小說就難以繼續下去了。在這齣戲裡,每件事情看起來都有一個“原因”,但每一個理由都是經不住仔細研究的。

不過,幾個演員的演技都很好,特別是雷佳音,上一秒還在《人世間》中扮演周家二少爺周秉昆,下一秒,他就帶著一副“我不喜歡你”的眼鏡,變成了一個霸氣側漏的大老闆,讓人看不出他有什麼破綻。他和袁泉之間的感情也是非常文藝的,在他們的表演中顯得意味深長而富有詩情畫意。而羅海瓊,梁冠華,練練等“金”二號更是使人物形像生動,光彩照人。

《相逢時節》的缺點太多了,但對於正午陽光的這種新題材,還是要給予一定的支持。雖然這是一部為了票房而製作的爛片,但卻有著一種職業劇組該有的水準。雖然故事情節上有些瑕疵,但還是充滿了深意,頗有留待以後再去品味的餘地與價值。一個好的隊伍,最可怕的是停留在一個地方,而不是去嘗試錯誤。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積累,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高質量的電影,帶給大家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