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鄭則仕的“肥貓”,恐怕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相信對於熟悉香港電影的朋友來說,鄭則仕這個名字應該不算陌生,但如果要說到是那個扮演“肥貓”演員,就更顯得大名鼎鼎了。

鄭則仕自1985年第一次出演“肥貓”,並憑藉這個角色獲得了金馬獎影帝后,他便在之後的幾十年從影生涯中,先後七次飾演了同類的低智角色。但這種同一類型堪稱巔峰的演技,也大大製約了他的發展,也就是為什麼之後的觀眾一提到“肥貓”,就自然能想到鄭則仕的臉。

看到這兒估計有人還在糾結我的標題是不是寫反了,其實不然,因為大多數人認識的鄭則仕,也只是“肥貓”而已。

鄭則仕於1951年出生於廣東汕頭,後隨父母來到香港,1972年便進入了長弓影業成為第一期的訓練班成員,而長弓影業的老闆就是從邵氏出走的著名導演張徹。彼時的香港電影流行的都是功夫武俠片,像狄龍姜大衛這種外形的男性才是各位導演的偏好,所以身材臃腫、氣質不佳的鄭則仕自然沒什麼出頭的機會,便開始了多年的龍套生涯。

鄭則仕的新起點

隨著香港娛樂產業格局劇變,邵氏電影公司沒落,轉投電視劇行業,鄭則仕也順水推舟進入無線工作,直到1979年才主演了第一部電視劇作品《四眼神探》,這是一部喜劇偵探片,鄭則仕在裡面扮演了神探駱森,他自帶笑點的外貌和笨頭笨腦的表情,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從這裡也能看到他初具的喜劇表演天賦,更重要的是,這部戲他結識了呂良偉,這個人將成為他電影生涯中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被低估的才子鄭則仕

鄭則仕顯然沒有因為一個電視劇的成功而竊喜,當時香港因為一批國外留學歸來的電影人,進入了新浪潮時期,而他也有了更遠大的抱負。在隔年他參演的第一部電影《灰靈》中,開始嘗試擔任導演和監製,這是一部當年流行的驚悚片,但上映後並未引起太大關注,但鄭則仕沒有放棄導演和演員的摸索,在1985年憑藉自導自演的電影《何必有我》直接拿下了當年的金像獎影帝。

之後數年,鄭則仕似乎被“肥貓”這個角色狠狠的禁錮住,可我更看重的,卻是他“肥貓”之外,更多類型的電影。

瀟灑先生鄭則仕

鄭則仕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部電影叫《瀟灑先生》,這部電影甚至在他的百度百科里都尋不到踪跡。劇中他扮演的“瀟灑”是豐富立體的,雖然天生嘴賤,但也極具責任感,因為早年喪父,為了母親和妹妹的生活,在外跑船多年。

《瀟灑先生》這部作品是披著喜劇外衣的現實題材劇,劇中賣盒飯的一系列快速剪輯鏡頭,包括追求心儀女孩的種種都讓人捧腹,但回到現實生活中,他仍是一個大齡單身的“死胖子”,沒有超強的能力,雖然使出渾身解數,也沒法在顛簸的大環境下保護自己的家人,遇上心儀的女孩也不敢大膽追求,流露出的是身份卑微的人在面對美好事物時的膽怯和退縮。

最終劇中的瀟灑也沒得逃過命運的作弄,雖然片頭下船時他說過不再出海要落地生根,但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他不得不再次上船,四海為家。

鄭則仕和他的黑幫片作品

當然上面這部分是我個人夾帶的私貨,鄭則仕另一個被觀眾認可的角色,就是黑幫頭目。從1985年-1988年,連續出演了幾年“肥貓”後,鄭則仕本人也覺得要在銀幕形像上作出突破,於是在1991年,通過呂良偉的引薦,接演了《跛豪》中的肥波一角。

這是個典型的幫派頭目,陰險狠辣同時也沉迷女色,雖然角色過於扁平,但還是被鄭則仕演出了人物在得意和失意時的巨大反差,在這部戲之後,觀眾除了訝異“肥貓”怎麼變成這樣之後,就很快適應了他的新“身份”。

他之後又推出了多部黑幫犯罪電影,大多和呂良偉搭檔,其中《一代梟雄三支旗》和《四大探長》都取得了很多關注。 “肥貓”蛻變成功,但鄭則仕的角色生涯還在進一步拓寬。

二獲影帝

1996年,香港回歸前夕,出現了很多反映港人不知所措心態的電影,其中陳可辛的《甜蜜蜜》和王晶的《港督最後一個保鏢》都從不同的維度表達了這一心情。可在這兩部電影橫掃之下,鄭則仕還是憑藉《三個受傷的警察》殺出重圍,再次獲得了金像獎影帝,這個看似文藝片的片名確實沒給它帶來很好的票房, 但影片不論是從編劇策劃還是演員演技,都不失為一部佳作。

鄭則仕在影片中再次突破,飾演了一位中年警察,沒有刻意扮傻或扮兇,只是一個因為突變的命運而導致失控的卑微中年人。還是那張幾層雙下巴的臉,還是那個發福臃腫的身材,他再次通過演技,拓寬了這個外形可以達到的另一重狀態,所以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不止“肥貓”

不管講到哪位港片時期的優秀演員,到最後都逃不開一句“隨著香港電影的沒落”,確實他們也逐漸銷聲匿跡,其實有很多演員都嘗試到內地來拍戲,但不論是整體的製作水平還是搭檔班底,都無法再現經典,之後便真的回歸路人了。

直到2017年王晶執導的《追龍》上映,我才發現,一直被人編造去世的鄭則仕其實還活著,只是蒼老的身體和疲乏的狀態讓人意識到他是真的老了,但還能在大熒幕上見到他,對我來說也很驚喜。

只要鄭則仕還活著,我始終相信他還有拓寬角色的能力,希望在他演繹生涯落筆的那一刻,不止是由“肥貓”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