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65歲的馮小剛終於低頭了!


這一次,65歲的馮小剛終於低頭了!

在近日多場電影盛典上,許久不見的馮小剛出現了,甚至主動和其他導演、演員打招呼、寒暄、問候了,而且在一場電影盛典上也獲了個獎。不過這個獎是和演員馬麗一同獲得的。

這個獎就是“年度矚目電影人”。

這個所謂的年度矚目電影人的獎項,於他而言不過是像徵性的表示,但是與馬麗並列已經看得出他如今的咖位了。

在《只有芸知道》之後,馮小剛已經四年沒有拍電影了,而是轉戰電視劇圈,接連拍攝了《北轍南轅》《迴響》,但是顯然都不及預期,反倒是主演的一部電影《忠犬八公》反響不俗。

當他的電影導演之路陷入停滯之時,張藝謀卻繼續高歌猛進,更是拍出了像《滿江紅》這樣的大爆款。而喜劇電影方面也出現了開心麻花的《獨行月球》。

如此局面,多少令馮小剛有些尷尬。

如今這一次回歸電影盛典,並且獲獎,無疑是在向世人宣示:我,馮小剛回來了。

提起馮小剛,大眾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他的“馮氏賀歲片”,曾締造了一部部爆款之作。不過後來卻在轉型之路上遭遇潰敗,虧得一塌糊塗。尤其是在與華誼的對賭中血虧,而華誼自身也是失去了行業龍頭地位,和馮小剛一起落寞了。

2015年,馮小剛與華誼兄弟簽了一份對賭協議,開啟新征程。可是誰可曾料到中間出現了藝人事件,直接導致了《手機2》的流產,損失慘重。後來的《只有芸知道》票房也並不理想,加上大環境影響,馮小剛的整個電影事業陷入了停滯狀態。

雖然馮小剛個人並未輸得很慘,但是卻影響到了電影事業,風光不再。在大環境之下,也讓他轉戰了電視劇圈,可是也並不理想,如今又重啟電影之路,開拍《非誠勿擾3》,回到了他熟悉擅長的喜劇之上了。

如今,在微博電影之夜的盛典上,他獲得了“年度矚目電影人”的榮譽,這是這四年期間的的首個電影獎項。

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他先是誇讚了同台領獎的馬麗,直言她是“他們麻花團隊的主力、台柱子”。

然後又開始誇獎起了開心麻花。

他說道,“我覺得馬麗、沈騰麻花他們的喜劇,叫喜劇質量信得過單位,所以在觀眾那對他們的信賴度是非常高的,非常值得我學習。”

“他們有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他們每次從構思到演員的表演,他們是要放到舞台上去壓很多次,檢驗喜劇的包袱,在一個什麼分寸,什麼切口上,最舒服,效果最強。然後再經過多輪舞台上的實踐再把它搬上電影銀幕,所以他們的這個保險係數特別高。”

“為了向他們學習,我這馬上要開拍的《非誠勿擾3》,我也請了麻花的常遠,請了德云社的小岳岳,讓他們加入進來,和葛優、范偉共同碰撞喜劇,奉獻給觀眾。”

開創了“馮氏賀歲片”的馮小剛,也曾有著喜劇大師的稱號,如今卻不得不低頭了,開始向開心麻花學習了。這樣一番對同行的誇讚,令人沒有想到。

在最為風光的時候,馮小剛可是又被稱為“馮大砲”的。

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他大罵觀眾垃圾的一番話。

“垃圾電影遍地也和大批垃圾觀眾有關。那是不是因為有很多垃圾觀眾才形成了有這麼多垃圾電影,中國電影現在這麼的垃圾遍地,一定是和大批的垃圾觀眾有關係。”

而到了今年,早先接受采訪時,馮小剛談到了公眾人物面對網絡輿論的態度和處境,他表示,公眾人物只能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這是當明星要承擔的代價。

對於自己的電影,他也終於認清了現實:“我覺得這個市場是永遠都需要喜劇的,觀眾永遠都需要喜劇,但是它不是永遠需要你馮小剛的喜劇。”

不少人紛紛疑惑道,這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馮小剛嗎,這還是當初那個懟天懟地的“馮大砲”嗎?

顯然,當然不再是了。

回顧馮小剛的經歷,從開創賀歲片開始,就被各路媒體口誅筆伐著,而他也是毫不客氣,直接回懟。

1999年,《科學時報·今日生活》發表多篇文章,炮轟馮小剛的賀歲片。

在文中直接稱:馮小剛拍的賀歲片是“劣質盒飯”,勸他“別賴在電影圈裡不走,沒完沒了地打著為老百姓’賀歲’的名義,盡賺他們的錢,同時也糟蹋了中國電影。”

馮小剛第二天就到報社開懟,“你們編輯小心點,別牙掉了還沒地方喊冤去。”臨走還不忘撂下狠話:“出門要小心點,免得挨揍”。

雖然被媒體口誅筆伐著,馮小剛也是回懟了回去。但是另一邊他也用一部部賀歲片打臉了了媒體,畢竟那些年他拍的賀歲片可都是票房冠軍。

以至於最狂妄的時候,他說道,“不是中國電影幫助我,就是我幫助了中國電影”。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他就是鼠道,走的就是過億的路。”

當然,某種程度上,馮小剛開創的馮氏賀歲片的確對賀歲檔起到了推進作用,提前完成了中國電影在賀歲檔上的探索。

1997年,中國內地電影史上第一部賀歲片,馮小剛執導的《甲方乙方》上映,該片最終以3600萬元的票房成績獲得了1999年中國內地票房冠軍。

而這部電影僅僅只拍攝了45天,馮小剛更是親自參與粗剪,沒想到,最終確立了“賀歲檔”的概念,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1998年,《不見不散》票房4300萬,獲得1999年年度票房冠軍。

1999年,《沒完沒了》票房3300萬,票房榜第二名。

2000年,《一聲嘆息》票房3000萬,票房榜第三名。

2001年,《大腕》票房超4200萬,票房榜第二名。

2003年,《手機》票房超5000萬,票房榜冠軍。

2004年,《天下無賊》票房1.2億,票房榜第三名。

而這些影片不僅票房成績亮眼,口碑同樣不俗,獲獎頗豐。

如此耀眼的成績,更是讓馮小剛不懼怕一切了。

在此後,他大罵電影退票制為“狗屎”,直言“淨弄些沒有名堂的發明”。

在《阿凡達》大火之際,馮小剛又說道“沒什麼特別的,中國電影人也不用因此檢討”。

甚至大名鼎鼎的導演王家衛,也被他罵了,“我最煩這人了,心裡沒數,你寫個劇本出來看看,淨蒙外國人,還蒙不了美國人,只能蒙沒落的歐洲人。”

還有一些慈善盛典晚會,馮小剛也罵道:“明星穿那麼貴的衣服,場面那麼大,一點也不慈善,有辦這個活動的錢您還不如都捐出來,把學校蓋得結實點,抗震的,不至於一地震就那麼多孩子受傷。”

有些是無理取鬧,有些自然有著幾分道理。

可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沒有什麼是長盛不衰的。

馮小剛也終於還是沒落了,口碑急劇下滑,電影轉型之路遭遇市場的接連潰敗,票房號召力不再。

“馮氏賀歲片”已經失去了市場,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新型類型片,單單喜劇方面,開心麻花彎道超車,實現了票房上的大豐收。

最終,如今馮小剛也不得不開始向開心麻花學習了。

低下了他那倔強高貴的頭顱,不再罵了。

甚至還自我嘲諷道:“剛才蔣龍他們仨人站這說很難的一件事,做演員,做這行業,是從透明變成不透明,我說呢,從不透明變成透明就更難了,但是我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