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賢強勢回歸,人氣不減,人人都愛全智賢


久未見到全智賢,她回歸後就迅速參與了《Vogue》韓版每年最重要的周年刊拍攝,給粉絲們帶來了巨大的驚喜。封面上只有兩句話,一句是“QUEEN GIANA”,真正展現了韓國人對這位巨星的熱愛。另一句是四個字母:“APAC”,代表著《Vogue》將聯合整個亞太地區的各國和各地區版本,共同製造轟動效應。這樣的盛事難得一見,有幾年都很少出現。

全智賢上一次參演電影已經是兩年前了,她的新作品遲遲沒有問世。然而,奇特的是,無論消失多久,她一旦復出就能立即達到巔峰狀態。其他人努力爭取的是流量,而全智賢則擁有人們毫無保留的寵愛。

為什麼全智賢這麼多年來依然贏得了每個人的喜愛?

大多數國人對全智賢的印象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她是一個令時間無可奈何的凍齡美女,在演藝圈已經20年,但仍然能夠保持在一線的地位;結婚後行踪難覓的佛系女星。

全智賢是韓國娛樂圈中的真正頂尖女演員,她具備著巨大的號召力和商業價值。在這座金字塔般的娛樂圈中,從演員到歌手、愛豆和笑星等各個職位層級分明,待遇有著天差地別。

被冠以“千年一遇的明星”稱號,她在剛剛開始演藝生涯時就赫然醒目。韓國本土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中,她就佔據了兩部。就連備受尊崇的劉在石也開玩笑說不敢直接稱呼她的名字。

目前,韓國娛樂圈的女演員出現了一種中斷的趨勢,新人難以脫穎而出,只有她依然在巔峰狀態。這使得全智賢逐漸擁有了一種無法複製和超越的傳奇色彩。

在韓國娛樂圈中,如果我們談論商業價值和流行性,沒有人能比得上全智賢。這個女人無疑是最具流行價值的。

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她的成長史,恐怕只能用“開掛”這兩個字來準確形容。

全智賢是一個擁有天生美貌和富足家境的幸運之子。在她剛開始進入娛樂圈的時候,主要依靠的是她的容貌。

她的面容與如今韓國娛樂圈所流行的那種處處精雕細琢、明艷動人的立體美相比,顯得不那麼突出。然而,她的優點在於骨相端正,皮膚緊緻光滑,整個面部線條流暢且豐盈。

這種底子,最能扛住歲月磨削,因而多年來她從未丟失少女感。

她微微下垂的眼型和飽滿的厚唇賦予了她一種帶有肉慾感的冷靜氛圍。

憑藉她的相貌,她在高中時就被人看中成為模特,隨後開始拍攝電視劇,並逐漸走紅。早期作品例如《我心蕩漾》,雖然演技有些生澀,但並沒有妨礙她擁有眾多粉絲。但無數難逃一糊的小花早已印證,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

她的另一件寶貴法寶是全智賢所擁有的,與金錢無關,卻是由富裕家庭所培養出來的自信和真實的個性。這正是她無可替代的魅力之一,且是其重要的核心特質。

在她17歲剛出道時的一次採訪中,主持人要求她唱歌。她沒有展現出任何新人通常會有的拘謹和保持距離的態度,而是以自信大方的方式演唱。即使跑調,甚至讓主持人感到無語好笑,她依然毫不在意。這樣的性格在註重謙遜禮貌的韓國娛樂圈中顯得非常突出。

郭在容導演認為,孫藝珍展現出一種能夠包容男性的形象,而全智賢則擁有一種強悍到可以保護男性的人格。

正因為這個獨特的特質,郭在容決定給予這位新人一個難得的機會——扮演一個在東亞影史上極為罕見的“暴虐成性”的美少女角色。沒錯,就是那部全球熱播的《我的野蠻女友》。

評價演員是否成功地飾演一個角色,其中一個可行的標準是“無法替代的獨特性”。在《野蠻女友》中,全智賢出色地扮演了宋明熙,同樣成為了那個角色無法替代的演繹者。

當發現男主和其他女生搭訕時,她的憤怒無法控制。她強迫男主和自己交換鞋子後,表現得傲慢而得意。然而,分別後她回憶起過去美好時光時,滿臉都是自責和失意。這個角色深藏著一股小脾氣,全智賢將其刻畫得入木三分,這幫助她在20歲時就獲得了韓國大鐘獎影后的殊榮。這個高度已經是許多演員終生難以達到。

全智賢在出道後的短短三年內,憑藉她的容貌、氣質、性格、天賦、努力和時運等因素,成功實現了從新人到巨星的迅速成長。此外,她毫無疑問擁有爆紅的優勢,並具備長久紅遍的潛力。

然而,一個問題是,過早達到超出他人能夠達到的高度,通常也會成為自己的負擔。起點太高了,想要超越變得異常困難。因此,在快速成長後,全智賢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突破自我。

當人們陷入困境時,他們的本能反應通常只有兩種——要么保持不變,要么開始為了緩解焦慮而努力。對於全智賢來說,她選擇了後者。此外,在所有年輕出名的演員中,她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有規劃、有遠見的人。

在《野蠻女友》之後,每隔一兩年才會推出一部新作品,這種緩慢的節奏是為了追求極致的品質。數量雖然有限,但卻涵蓋了恐怖片、喜劇片、文藝片和動作片等多個類型。

全智賢還在不斷探索自己的其他潛能,且在工作時十分敬業。

她沒有任何基礎,但卻決心要將自己培訓到可以稱之為動作演員的水平,以便參演動作片。

她為了成為一名訓練有素的狙擊手,不惜努力學習那些連專業人士都難以做到的事情,比如開槍時保持眼神不眨。她從幾十米高樓上抓住威亞,並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

然而,一方面全智賢本人對於角色類型比較挑剔,另一方面她後來也沒有遇到太多出色的劇本。全智賢曾經陷入了轉型的困惑和掙扎之中,感到焦慮不安,但仍努力尋找突破口。她開始擔心自己會被人遺忘。

回憶低谷期,全智賢所感到的只有孤獨和害怕。

一個出色的演員能夠通過反复剖析自己的脆弱和缺點,將一個真實而立體的普通人呈現給觀眾,從而引發他們最深刻的共鳴。雖然每個人的經歷和境遇各不相同,但真正的人性卻是普世的。

幸運的是,全智賢很快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 2005年,她與《雛菊》中的女主角惠瑛相遇。惠瑛是一個沉默、單純、蒼白的角色,極度抑制慾望,似乎與全智賢無法沾染。然而,全智賢在自己低落的狀態中找到了與角色相符的淡淡憂鬱。在準備角色的過程中,她試著放下個人執著和野心,回歸到最純粹的表演狀態。因為徹底打碎了自我,並傾注了全部脆弱與情感,所以她的表演異常動人。

全智賢主演的電影《雛菊》雖然票房表現平平,但她憑藉該片獲得了另一個重要獎項——大鐘獎影后提名。這個提名為她重拾自信。

《來自星星的你》是真正讓她事業達到新高峰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如果說宋明熙對全智賢的影響是偶然的,那麼千頌伊對她幾乎有著一種注定的感覺——自戀、直率、堅持、少年心態、敢愛敢恨。

她一再吐槽這個角色實在太愚蠢,然而卻不可否認,她簡直就是自己的克隆。

經歷了多年的起伏,使得她在飾演千頌伊這個角色時展現出更多的魅力,不僅僅有搞笑和無厘頭的一面。當事業受阻而被迫扮演配角時,即便戴著碩大的墨鏡,也無法隱藏住她內心的失落。當她見到拋棄自己十幾年的父親時,平日里高傲自豪的她突然顯得委屈如同一個小女孩。得知愛人即將永遠離開自己後,她堅硬的外表和姿態瞬間崩潰,臉上只剩下不捨、埋怨和一串淚水。

終於,全智賢再次迎來了巔峰表現,《星你》成為了一部引發現象級熱潮的暢銷劇。此外,她還參演了兩部電影《暗殺》和《盜賊同盟》,這兩部電影票房均突破千萬,成功刷新了本土紀錄。更令人振奮的是,她在各大電影獎項上獲得了豐收。

《星你》問世距今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而在這之後,她只發布了兩部電影和三部劇集。

自2012年結婚以來,她的神秘感已經開始顯現。在韓國娛樂圈這個殘酷的環境中,許多人都不敢想像頂峰期的明星會選擇回歸家庭。然而,全智賢堅信,一個演員必須要有時間沉澱自己的生活。她認為結婚並不是走上絕路,而是一個重要的儀式,讓她能夠擺脫千頌伊式的超級明星光環。

或許,全智賢才是真正的“來自星星的人”。從一開始,命中註定她將擁有耀眼的光芒,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然而,正是她自己的努力,通過簡化複雜,經歷多年的風雨洗禮,才更顯得純淨與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