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發新歌引爭議!疑內涵好聲音及四位歌手,網友稱其歌壇郭德綱


誰也沒有料到,刀郎再次“復出”,居然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最近,刀郎的一首新歌《羅剎海市》很火,沒點文化還真聽不懂,聽懂了的都直呼神曲,網友稱他是歌壇的郭德綱,就是很有文化內涵的意思。

據了解,《羅剎海市》是根據《聊齋誌異》改編而成。故事以中國西部26000公里為背景,那裡有一個羅剎國,和集市差不多。

不過,這裡的人長得都很奇怪,長得越不像人類的,反而能坐上更高位置,而長得越像人類的,只能生活在最底層。

但隨著這首歌爆火之後,麻煩也來了,很多人都在猜想這首歌裡面的嘲諷味道。

因此,很多人衝到那英微博下面,評論區已經炸鍋了,那個場面簡直熱鬧非凡,各種猜疑和陰謀論此起彼伏,那英直接成了一個靶子。

就在昨天7月22號,眾多網友根據歌詞進行了“解讀”,同時將矛頭全部指向了四位導師,不用說大家也知道哪四位,也就是好聲音的那英、楊坤、汪峰和高曉松。

四人可謂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那英在7月3號分享一段唱歌視頻,這條視頻點贊6萬多,但留言卻有1.9萬,完全不成比例。

“我的順序是那英、汪峰、楊坤、高曉松,中國好聲音,兄弟們下一站楊坤汪峰那不見不散……”。

“我也是因為這首歌過來看看的”。

“先那英,後王峰,再楊坤,最後高曉松,順序很重要,一個都不能少”。

刀郎的《羅剎海市》歌詞翻譯: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過七衝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只為那有一條一丘河,河水流過苟苟營。

苟苟營當家的叉杆儿喚作馬戶,十里花場有渾名,她兩耳傍肩三孔鼻,未曾開言先轉腚。

每一日蹲窩裡把蛋來臥,老粉嘴多半輩兒以為自己是隻雞,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

網友對這段歌詞的解釋為:那又鳥(那英)、苟苟營(浙江台)、一丘貉(汪峰)、公公好威名(高曉松)、三孔鼻(楊坤)、人未言先轉錠(好聲音)、半山門楣(指那英)等等。

我覺得按刀郎的人品來說,他應該不至於這麼小氣,時隔七年之後創作,專門寫一首內涵別人的歌曲出來。

因為,刀郎是全國頗有影響力的歌手,也是很多人最喜歡聽的唱作人。

2004年,刀郎以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火遍大江南北,緊接著他的《情人》、《衝動的懲罰》等歌曲也迅速躥紅,一時風頭無兩。

然而,就在銷量、傳唱度碾壓其他歌手的時候,以那英為首的主流歌手發起了一床圍剿刀郎的行動。

2010年,音樂風浪榜十年盛典會上,作為評委會主席的那英,態度堅決地批判刀郎的歌曲:

“刀郎的歌沒有音樂性,沒有審美感,我拒絕他成為十佳歌手。”

同時,那英還指出,刀郎的歌曲不具有代表性,大多都是一些農民工在唱。

沒想到,這句話捅了簍子,遭到了成千上萬網友的怒懟。

之後,汪峰也緊跟其後補刀到:“刀郎的出現,是中國流行音樂的悲哀。”

楊坤更狠,大言不慚說到:“刀郎那是音樂嗎?”

就在刀郎受到內地一群歌手圍攻的時候,很多港台樂壇大佬卻紛紛站出來支持。

李宗盛在聽了刀郎的歌后,瞬間就被他那純粹的音樂所打動。

華語樂壇教父羅大佑,更是公開在節目上表示,自己只聽刀郎的歌。

除此之外,譚詠麟也非常欣賞刀郎,當年在聽了他的音樂後就產生和他合作的想法。

在香港紅磡開演唱會,還邀請刀郎作為嘉賓出席。

所以,刀郎的歌曲好不好聽,有沒有藝術性,不是某些人說了算,而是聽眾自己會分辨。

還是那句話,公道自在人心。

當年刀郎隱退之後,他去了新疆,住在一個叫昌吉的小城市。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英汪峰之流,有真材實料的人被逼著隱退了,反觀汪峰楊坤還在各種做導師撈金。

君不見,前不久汪峰洛陽演唱會,上座率那個低迷,真是慘不忍睹。

而僅靠一首歌吃一輩子的楊坤,如今已經淪落到當網紅了。

在前不久的直播帶貨中,居然還被曝出直播數據造假,120萬的銷售額實際只有4萬,不嫌丟人嗎?

而那個曾經被他們打擊圍攻的刀郎,卻依然是很多心中的神級歌手,每次去KTV他的很多歌曲都是必點曲目。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不得不說,刀郎贏得很徹底,是不是?

越是有身份的人,越應該明白,尊重他人是一種基本素養,這句話就是說給那英汪峰楊坤高曉松他們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