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語音樂,近二十年發展迅速。從開始萌發到大江南北,湧現出無數的歌手和創作者,也湧現出了不少耳熟能詳的膾炙好歌。
就在最近歌手刀郎專輯裡的一首《羅剎海市》,一經上線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了解刀郎過往的人,已經在網上開始議論紛紛。
歌裡諷刺了現在還活躍在華語樂壇所謂的虛榮,德不配位的許多歌王天后,耍大牌的歌手。
其中主要還是華語樂壇所謂的“四大惡人”,那英,楊坤,汪峰,高曉松。
為什麼稱呼為樂壇惡人,不是因為他們殺人放火,主要是他們都資歷深,有名望,又喜歡評頭論足其他歌手,貶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最主要的是,這四位都曾經抨擊過刀郎)
那麼和他們毫無來往的刀郎,為何花費這麼久的時間精力來創作這首歌呢?他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恩怨情仇?
故事起因
2004年,刀郎的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迅速火遍了網絡,也讓刀郎這個名字走進了大家的視野中。
刀郎隨著自己的爆火,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
因為這種迅速成名的歌手,大家習慣叫網絡歌手,在華語樂壇裡身份最讓人瞧不上。
所以,喜歡刀郎的人說他的歌通俗易懂,貼近生活。討厭他的人則認為,他歌土,人也土。
那麼討厭他的人會是什麼人呢,當然會有那些成名多年,已經站在大舞台,高高在上的天王天后。
正如郭德綱所說,同行是冤家,開鎖的沒理由討厭炸油條的。
輕而易舉的一夜爆火,無疑是給這些花費幾年,甚至十幾年才出名的歌手來說,無疑是潑了盆涼水。
而這一年,37歲的那英早已是家喻戶曉被很多人稱為“中國第一天后”。
而楊坤,汪峰等人也早已在歌壇摸爬滾打十幾年,粉絲叫他們歌王,叫他們搖滾巨星。
事業如日中天的他們,是不可能看得起一夜躥紅的草根刀郎的。
於是,那一年的中國音樂風云榜的盛典,刀郎憑藉爆火成功入圍,而那英正是這場盛典的評委。
當記者訪問那英,對這場盛典有什麼看法時,性格高傲直爽的那英脫口而出
“我反對刀郎入選,甚至和其他評委產生了意見爭執”。
那英後來又評價刀郎,說他雖然人氣高,但是缺乏審美,沒有正經的音樂性,所以像這樣的歌手不應該入選。
那英的評價一出,那些和她站在同一陣營的歌手也紛紛表態。
楊坤說刀郎的歌他聽不懂,像鴨子叫。
汪峰說刀郎的歌從哪個方向來看都是不完美。
高曉松說刀郎的專輯我會扔進垃圾桶。
從這開始網上對於刀郎的熱議絡繹不絕,褒貶不一。
迫於壓力和輿論,2006年刀郎選擇退出江湖,將自己隱藏起來。默默的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極少露面。
這件事情在當時看來,是那英他們勝利了。但是今天看來,刀郎是在隱忍,因為他的反擊終於來了。
十年一劍,新歌給了他們狠狠的回應
讓我們回來再看一下,刀郎的這首新歌《羅剎海市》。
其實光從名字就能看出諷刺意味,羅剎一般指的是惡鬼,惡魔。
而海市又有虛無,虛偽的意思,暗示著他們是一群虛偽的惡魔。
歌詞的第一段看似寫了一個離奇荒誕的故事,乍一看讓人摸不著頭腦,實際上該諷刺的全都諷刺到位了。
苟苟營是指他們那些,所謂的音樂高雅,自以為是的歌手小群體。
當家的叉杆儿喚作馬戶,這句歌詞疑似暗指楊坤,說他是這個小群體的頭,喜歡發言的人。
馬戶其實就是驢,因為那時候都說楊坤臉長。
再往下是說那英在十里花場也就是不止歌壇,娛樂圈的所有場合都很有名。兩耳還是長在肩膀上,可是有三個鼻孔,這裡疑似諷刺那英口無遮攔,嘴巴就是出氣用的。
未曾開言先轉腚,這句就有意思了,說的是有一次汪峰在中國好聲音當評委,選手還沒唱,他就轉過去了。
後面是暗諷,那英離過幾次婚,並且每次都生了個孩子,塗著紅嘴唇,活了半輩子,以為自己是只孵蛋的雞。
馬戶還是暗指的楊坤說他到現在還不知道自己是頭驢,又鳥合在一起就是個雞,疑似是說那英以為自己活到像隻雞。
最後兩句,勾欄是指娛樂場所,疑似說的是高曉鬆在哪都裝高雅。
高曉松整天的裝扮的像個文人墨客,無論走到哪都搖著扇子。
自古公公好威名,暗指高曉松留著長頭髮,不像男人。
而且自古以來宮裡的公公太監和他一樣,是喜歡威望名利的偽君子。
很難想像,如果那英,楊坤他們聽了這首歌會作何感想。
他們以為,刀郎畏懼他們的地位,刀郎好欺負,沒想到時隔多年,刀郎給他們來了波大的。正應了那句老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總結: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自己辛苦寫出來的歌都是好歌。只是聽歌的人不同,感受不同。
一首歌有人喜歡就有人討厭,所以不用太瞧不起自己,也不要把自己捧的高高在上,貶低別人。
其實刀郎的這首新歌,也只是表達了他多年的隱忍,我們也無需過多的猜測。
心虛的人往往更喜歡把自己代入故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