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檔,電影這頓大餐,快上全了。
現實題材、動畫片、喜劇、愛情、罪案……數來數去,似乎還缺一道主菜。一道可以讓大家進影院消暑,脊背發涼的深海巨獸片,這不,它馬上就來——《巨齒鯊2:深淵》
相比其它影片,《巨齒鯊2》似乎是跟暑期檔最適配的。適逢暑期,誰能拒絕從未見過的大銀幕巨獸呢,誰不想去影院消消暑呢?而這部深海巨獸片,也恰恰滿足了觀眾的這些需求。
直觀來看,三個特點,決定了它將成為暑期檔的第三部爆款。
其一,是吳京和傑森·斯坦森的硬漢組合。
之前的吳京,大多出現在動作片和戰爭片中,卻從未出現在深海巨獸片中,這回總算能滿足觀眾對他“翻江倒海”的期望了。 《巨齒鯊2》裡,吳京飾演的張九溟是個科學家,文武雙全,機智果敢,既有掛直升機的刺激戲碼,也有深海救人,勇鬥史前大章魚的高能鏡頭,可以說滿足了大家對吳京的所有期待。
片中,還有傑森·斯坦森潮頭刺鯊的驚險場景,以及他和吳京的配合,兩大硬漢合體,讓這部片子看點十足。
其二,是深海巨獸的刺激。 《巨齒鯊2》的時間線,拉長到了史前,這注定了相比於第一部,它有更多視覺奇觀。來自深海的大鯊魚群,史前恐龍,巨大的章魚以及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生物,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其三,是夏日海灘的清涼。 《巨齒鯊2》的故事發生在海洋,這讓影片中不僅有夏日沙灘、海浪拍屏等直觀的清涼感受,還有看到深海巨獸,涼從心頭起的刺激感,可以說主打一個“降暑解溫”。
電影已經開啟路演,從瀋陽到南京,《巨齒鯊2》從各個方面都得到了觀眾的肯定,有人說這是“大熱天的佳片”,有觀眾表示“太逼真,手都抓紅了”。
有人說“太過癮,不允許任何人錯過《巨齒鯊2》。”
也觀眾直言,它是“炎熱夏天的避暑佳品。”
總之,路演過後,第一批口碑出爐後,觀眾的評價很高,這也證明,《巨齒鯊2》有著絕對的質量保證。
當然,觀感是一方面,《巨齒鯊2》更讓我們期待的,是它獨一無二的現實意義。
大家都知道,近期美國演員工會罷工,在罷工期間,加入工會的演員不能:拍攝任何電影、劇集;參加影視首映宣傳採訪;在sdcc等活動宣傳任何影視作品。
因此該片原定的英國倫敦首映禮已宣布取消,中國將於7月28日在北京國家體育館舉辦全球首映禮,這也是《巨齒鯊2》全球唯一首映禮。
這個“唯一”,其實是有份量的,之前從未有中國主控國際大片,能將全球唯一一場首映禮放在中國,因為這意味著,中國觀眾將成為首批觀看《巨齒鯊2》的觀眾,也將成為首批評價《巨齒鯊2》,用自身觀感來給電影打分的觀眾。
這既是動力,也是壓力,因為首映禮的觀感,代表著《巨齒鯊2》隨後的口碑,第一批觀眾對電影意義巨大,也證明主創,相信自己用心製作的電影能收穫大家的肯定。
無論國外的電影行業現狀如何,《巨齒鯊2》中國首映禮的舉辦都毫不動搖。為什麼呢?因為這部電影不僅看上去大片感滿滿,還是對海洋類型電影的挑戰,製作複雜,需要很多高難技術,勸退了很多製作團隊,只有中國,把各方面頂級團隊聚集在一起,完成這件事情。
事實上也是如此,因為《巨齒鯊2》從頭到尾,都跟“中國”脫不開關係。與我們之前見到的大片不同,《巨齒鯊2》不僅僅是一部普通意義上的深海巨獸大片那麼簡單,這是中國電影人嘗試與國際電影人進行文化交流的一次嘗試。
在台前,《巨齒鯊2》中不僅主場在中國,也有國際化的陣容,第一部《巨齒鯊》中李冰冰的驚艷至今還讓人過目不忘。到了這一部,除了前作的傑森·斯坦森以主角姿態回歸之外,吳京的加盟,無疑給中國觀眾一記強心針。
因為這些年,吳京就是“質量”的代名詞,他參演的電影,一般都質量過硬,內容有爆點,很容易成為爆款。
這次吳京的參演,也並非“打醬油”,兩大男主中,中國電影人吳京撐起了半壁江山,他與郭達森組成的“雙男主雙硬漢”組合,也給《巨齒鯊2》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無論是他們戲中的強強聯手,還是他們拍攝過程中建立的友誼;無論是他們片中的相互配合,還是幕後對電影、對影視文化的發展以及對各自角色表達的交流,都代表著中國與國際影人電影思維的碰撞。對中國電影人,對整個中國電影來說,這種經驗和分享,無疑是十分寶貴的。
幕後,《巨齒鯊2》由中國電影公司華人影業主控的影片,美國華納影業只是聯合出品方。作為大家熟悉的深海巨獸電影,《巨齒鯊2》在製作上,有這高超且精湛的攝製和後期技術保證,呈現在大銀幕上,也有前所未有的“大片”感。
但作為一部中國影片,電影本身,卻也是中國主控重工業題材邁向先進領域的關鍵一步。從以上幾點不難看出,《巨齒鯊2》以深海怪獸大片的形式作為內容載體,其精神內核卻是中國式的。影片中包含各種類型的中國元素,讓中國觀眾看後感到親切。比如吳京的角色,名叫張九溟。
因為外國人都喜歡直呼姓氏,所以其他國外電影中,中國人的名字,都只是一個“姓”,比如“Lee”、“Wong”等等。但在《巨齒鯊2》中,所有對中國人的稱呼,卻都是姓名,或直呼其名,電影中最經典的一幕,就是傑森·斯坦森叫“救命(九溟)”的一幕。
這可不僅僅是彩蛋,姓和名稱呼的細節,其實本就代表著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差異。而且,張九溟這個名字,也不是隨意取之。此名來自於明朝宋濂的名句“上凌霄漢,下燭九溟”,而張九溟的意義,就是海洋和深淵,這和《巨齒鯊2:深淵》的名字不謀而合,電影名,其實就是吳京的角色名。
另外,就是片中小姑娘梅英的名字,也有典故,來自秦觀《望海潮·洛陽懷古》中的“梅英疏淡,冰澌溶洩”一句,意思是梅花稀疏,色澤輕淡,冰雪正在消融,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色。
最重要的,是吳京在《巨齒鯊2》中的“存在感”。這些中國元素,處處透漏著中國人的浪漫,而片中,對每一個關於中國元素的加持、中國化情節的設計,甚至是中國電影人話語權的爭取,對中國電影來說,都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
在以往的國際電影中,中國人角色不是工具人,就是只會功夫的片面化形象;而吳京的張九溟,在片中是個深海科學家,他能文能武,能上天能下海,能力與傑森·斯坦森五五開,是真正有一錘定音屬性的角色。
看《巨齒鯊2》幕後的時候,關於吳京的一幕,番茄君覺得很有意思。在拍戲的時候,遇到攝製組的任何拍攝技術和細節,或者是自己之前從未見過的拍攝方法,吳京都習慣用筆記本記錄下來。
有很多我們沒有的拍攝技術,他也常常認真學習借鑒,跟國內影人郭帆等交流,比如:直升機上的攝像頭拍攝技巧,以及各種各樣的水下威亞技術。這次的吳京,將目光對準深海怪獸題材,並不是心血來潮想要拍一部深海巨獸影片,而是想在國內稀缺類型影片上實現突破。
他的終極目標,是與郭帆打造屬於中國自己的怪獸電影,讓中國人看完完全全屬於自己國家的視效大片。有這麼努力的吳京,有為中國電影一直拼搏的電影人們,番茄君也相信,《巨齒鯊2》之後,會有更多只屬於我國的視效大片,陸續與大家見面的。
《巨齒鯊2》將在8月4日全球上映,了解了這樣一部中國主控的大片,也注定大家對它,會有特殊的情感。我們的電影從最開始的篳路藍縷,到今天已經可以產出屬於自己的重工業電影,相信作為中國觀眾,在看到《巨齒鯊2》在國內院線上映的那一刻,內心也一定會充滿自豪吧。相信這種來自大片的中國自豪感,以後會越來越多,《巨齒鯊2》不是結束,僅僅只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世界電影匯聚中國的開始而已!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