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乐坛再次掀起了对那英的评论风波,起因是她在综艺节目中对华晨宇的赞扬。对于那英的偏颇品味,我们都已经熟悉。但这次她的欣赏水平又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
受刀郎新歌的影响,那英的评论区评论量已近千万,而其中大部分并不友好。当提到刀郎,自然会回想起那英对他的公开评价。尽管作为音乐人,那英有权对任何歌手发表自己的看法,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其当时的地位。那英当年不仅作为评审主席对刀郎发出质疑,更是公开抵制他入围“十大影响力歌手”。
从音乐审美的角度,任何歌手或乐评人都有权评价别人的作品,这无可厚非。但是,当你身处权力之位,你的每一个决策、每一句话都对其他艺人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那英此次评论受到众多指责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事情在音乐圈内并不是个例。音乐家和歌手之间经常因为个人喜好和审美观点而产生矛盾,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乐观点,但作为有影响力的音乐人,应当更为公正、中立。
然而,近日在《乐队的夏天》节目中,那英的言论又让人大跌眼镜。她对华晨宇的赞赏,甚至认为其他乐队应该感谢华晨宇的翻唱,这无疑让人质疑她的欣赏能力。
华晨宇,一个在大湾区晚会中多次跑调的歌手,究竟哪里值得那英大书特书的赞扬?这种差距让人实在难以理解。那英对华晨宇的高度评价与她当年对刀郎的极端评价形成鲜明对比。这难道又是在暗讽刀郎的歌连华晨宇都不如吗?
究其原因,或许那英的欣赏水平并非专业和公正,而更多地是基于某种情感和喜好。但这种情感和喜好是否应该被公然展现,并以此来评价其他音乐人?
当年,那英对刀郎的评价或许是基于其个人的审美观点,但面对华晨宇时,她却展现出了与之完全不同的态度。这种反差让人不得不怀疑,那英的评价是否真的是基于音乐的实力?
又或者,她在评价歌手和歌曲时,更多的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与音乐无关,但却决定了她对某些歌手的喜好。
音乐是纯粹的,它不应该被某种私人情感和偏见所影响。对于那英的评论,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但不代表我们认同。音乐的美,应当由每一个人自己去体会,而不是被某个人的观点所左右。
我认为,音乐是主观的,每个人的审美都是独特的。但作为乐坛上有影响力的前辈,那英的评价标准似乎并不完全基于音乐。也许她更看重的是某种“亲和力”或者其他难以名状的东西。但不可否认,这种“专业”的评价方式已经让很多粉丝和观众感到困惑。
当今的音乐圈充满了竞争和争议,但我们希望的是,评价一个艺人时,能够真正地基于其音乐才华和作品,而非其他不相关的因素。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音乐的发展,也能给予每一个有才华的艺人公平的评价和机会。
那英的评价方式似乎有些“迷”,但也许这正是音乐圈的现状。在评价一个艺人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放下偏见,真正去欣赏其音乐和才华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