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很多過氣的港台明星參演網絡電影成為爛片代名詞。
如曾經紅極一時的陳浩民、樊少皇更是以每年數部的速度,奠定了自己“網大一哥”的地位。
雖然演技依舊精湛,但影片特效拉胯、配角演技拉胯、劇情更是侮辱智商。
難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11月12日,一部打著正宗還原“倒鬥盜墓”,元彪領銜出演的網絡電影再次引發了觀影熱潮。
影片一上線就登上了網絡熱搜,成為全網同時段電影熱度第一名。
票房更是超過了甄子丹主演的《搜救》。
除了年過六旬的老戲骨元彪再次上演“天師捉鬼”的動作戲外,
影片更是用死屍骷髏,算是試探了一下國產盜墓片的底線。
作為曾經和成龍、洪金寶組成“鐵三角”的元彪曾主演過不少叫好叫座的作品。
除了和兩位師兄主演的《快餐車》《A計劃》等片之外,
元彪更是在《六指琴魔》《新碧血劍》中擔當主角。
憑藉文雅的氣質,被譽為“功夫王子”。
正是由於元彪的加盟,讓此片賺足了眼球。
今天的「新片追擊」,叉叉就帶大家好好盤盤,這部
棺山古墓
作為近些年風頭最勁的電影製作公司,項氏兄弟公司算是撐起了網絡電影的半邊天。
啟用過氣明星,蹭熱門IP流量成為了該公司獨步武林的殺手鐧。
高度流水線的作品,讓項氏兄弟公司掌握了流量密碼,成為“悶聲賺大錢”的典型。
網絡大電影一直有一套試看六分鐘的黃金理論,即免費試看的前6分鐘肯定是整部影片最精華的部分。
為此很多電影用恐怖、暴力、懸疑,甚至擦邊球元素為主打賣點,鼓勵觀眾乖乖掏錢包解鎖下面的內容。
首先,叉叉很反感一些營銷號用“殺瘋”“贏麻”等字眼奪人眼球的手段。
影片好看就是好看,不會因為一部電影花了多少錢做宣傳就變成了“佳片”。
作為一部“網大”,《棺山古墓》的開場確實抓人:
相傳在棺山有處麻姑墓,民國亂世,一對父子盜墓掘寶正巧就挖到了麻姑的棺材。
果不其然,浸滿血水的麻姑棺材裝滿金銀財寶,屍體上的那塊玉佩更是價值連城。
正當父子倆躲到破廟暗暗自喜時,卻意外發現廟中有個衣著暴露的美女。
大盜墓賊色欲熏心,力圖不軌,卻不想在美女的胸前發現了死屍上的那塊玉佩。
兩人震驚之餘,卻發現自己還在棺材旁邊,父子倆被活活嚇死。
不得不說,《棺山古墓》致敬的元素不少,大盜墓賊被鬼上身這段更是效仿了《咒怨》裡伽椰子的“關節操”。
按照內地恐怖片沒有“鬼”的傳統,開頭父子盜墓賊的遭遇自然並不是真事。
不過也讓老百姓對棺山麻姑墓閉口不談,這事很邪乎。
鎖山一脈的張三爺(元彪飾)帶著徒弟張懷義、慕青來到離棺山不遠的龍塘鄉與久未謀面的師弟相聚。
在義莊中,影片還不忘致敬一下林正英的殭屍片,曾與林正英合作過《殭屍家族》的元彪也算是故友當了一把“捉鬼天師”。
原來這些殭屍其實是張三爺的師弟赫老鬼用蠱術所變。
與師兄張三爺不同,和老鬼因體弱多病,習得的多是丹藥蠱術,武功並不精純。
赫老鬼此次找到師兄其實是因為大軍閥羅蠻子與洋人勾結,企圖用麻姑墓的財寶交換領土,讓百姓陷於水火之中。
秉承主角深明大義,反派心狠手辣的套路,張三爺答應出山搶在羅蠻子之前找到麻姑墓。
而要找到麻姑墓,其陪葬品玉枕就成了關鍵道具。
巧的是,這玉枕正好在羅蠻子府上。
至於玉枕為什麼會到了羅蠻子手上,全得益於他做的一個春夢,貢獻了本片的福利場面。
張三爺的兩個徒弟各有所長:
慕青擅長易容術,幾乎做到以假亂真,混入人群甚至不知鬼不覺;
而張懷義幹啥啥不行,坑隊友第一名……
在來到羅蠻子的住所時,張懷義好奇心作祟將震懾玉枕陰氣的女屍搬運,為之後的劇情留下了隱患。
對於看過很多恐怖片的影迷來說,這女屍的扮相妥妥就是前幾年大火的《屍憶》中“鬼新娘”的造型。
張三爺繼承了鎖山一脈的精髓,一雙開遍天下所有機關的“無限手套”獨步天下。
作為一部盜墓片,下墓倒鬥自然是最令人期待的。
通過玉枕與天上星辰的對應,眾人找到了進入了供奉麻姑村子的洞口。
只不過,這村子裡都是死人。
幾人更是遇見了死人抬棺,不過,秉承國產片沒有“鬼”的特點,這些死人自然是幻覺。
幾個人進入麻姑墓的方式簡直是一比一還原了《尋龍訣》躲在棺材裡逃生的設計。
張三爺等人利用棺材被湖水的虹吸現象吸到了湖底,真正到了麻姑墓的地界。
糟糕的是,羅蠻子也率隊尾隨而來,這一切都是赫老鬼和羅蠻子事先串通好的。
盜墓當然有各種陷阱,經歷了大批人員傷亡後,眾人終於見到了堆滿金銀珠寶的麻姑墓。
赫老鬼之所以會和羅蠻子同流合污並非是貪圖榮華富貴,
相反,他其實是想找麻姑的靈芝給自己續命的。
但是,命沒續成,赫老鬼卻成了顯示麻姑殺傷力的犧牲品。
接觸到麻姑迷惑的張三爺也陷入了女兒死去的夢魘中。
所謂的麻姑不過是肉荳蔻用花粉讓受害者產生麻痺,心甘情願成為它的養分。
張三爺燒毀了肉荳蔻,所有幻象破滅,金銀珠寶也變成了破銅瓦罐。
劇情老套,女演員賣肉,故事抄襲《鬼吹燈》,元彪也“墮落”了
上世紀80年代,《奪寶奇兵》正式掀起了全球尋寶冒險片的拍攝熱潮。
藝高人膽大的主角歷經千辛萬苦找到驚天寶藏,
再加上神秘美女,已經虎視眈眈的邪惡反派,正好滿足了當時大眾對寶藏、神秘學的熱潮。
作為冒險片的變種,盜墓片融入了墓葬、玄學等中國本土文化元素,成為我國本土近些相當熱門的商業類型片。
從最早的《夜盜珍妃墓》《東陵大盜》到之後大火的《尋龍訣》《盜墓筆記》都能看出老百姓熱衷於探尋王侯將相的墓穴真相。
這裡不得不感謝《鬼吹燈》《盜墓筆記》為大眾科普了各種“倒鬥知識”,同時也成為影視劇改編的重要題材庫。
怎樣讓“盜墓”這個本身違法的行為變得合理合規,《盜墓筆記》就給出了正確答案:
上,交,國,家
於是乎,無論是《尋龍訣》還是《盜墓筆記》都是邪惡勢力脅迫主角團,讓整場盜墓活動變得合理合法,反正我是被迫的。
正是由於前者打好的基礎,《棺山古墓》把“拿來主義”發揮到了極致:
比如地下仙姑村和《鬼吹燈之巫峽棺山》如出一轍,難怪影片也用了“棺山”這個名字;
麻姑墓的造型活脫就是效仿了《黃皮子墳》;
主角團利用棺材逃出水面的設定,就是廉價版的《尋龍訣》。
除此之外,影片的劇情硬傷也不少:
徒弟誤將女屍的頭紗摘掉,這個伏筆之後根本沒有提到,白搭了這個懸念;
師弟赫老鬼根本用不著和羅蠻子勾結,其實也能和師兄張三爺一起倒鬥,這是給反派強行加戲。
片中的反派羅蠻子卻絲毫沒有存在感,在影片中並沒有給主角團製造太多麻煩,
甚至於影片最後更是自作孽的被砸死,都沒有讓觀眾對這個角色有太多印象。
但是考慮到影片只有80分鐘,幾乎沒有拖沓的情節,也倒是符合一部爆米花電影的基本要求。
其實影片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比如幾場盜墓重頭戲,特效在網絡電影算得上出眾,並沒有廉價的“五毛質感”;
飾演麻姑的尚娜在片中扮相,確實有幾分驚艷。
但這些優點絲毫沒有掩蓋影片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尾的套路化。
可惜了元彪這位老戲骨在片中簡直是降維打擊,無論是動作戲還是文戲都是一人獨挑大樑。
難怪影片會把他作為最大的賣點。
製作粗糙,劇情垃圾,“網大”為什麼成了爛片重災區?
雖然《棺山古墓》有各種槽點,但在今年的網絡大電影中卻算得上質量上乘的,在評分網站上,大多數網絡電影基本就是在各種試探爛片的底線。
網大其實算得上國內電影環境的一個縮影,
拍攝週期短,成本低、審核相對寬鬆,讓“網大”成為不少二三四線導演、明星的舒適區。
即便是王晶這樣的大導演,也會在春節檔避開院線網絡上映《倚天屠龍記之九陽神功》等兩部作品。
但這絲毫沒有妨礙兩部影片合計分賬3億多人民幣的成績,可以說比一些院線電影還要賺錢。
正是因為投資少,見效快,網絡電影成為電影行業最龍蛇混雜的地區。
對於網絡觀眾,這些電影公司有著很精準的判斷,
片酬不高但是又有演技和觀眾情懷的過氣明星成了首選對象:
諸如黃一飛、羅家英、陳小春、鄒兆龍、任賢齊、鍾欣潼幾乎是港台明星的半壁江山都在各種網絡爛片中露過臉。
雖然這種行為被大眾吐槽為“晚節不保”,但還是讓大多數過氣明星“跪著把錢掙了”。
網大之所以爛,全得益於劇本沒有新意,特效粗製濫造,演員演技令人一言難盡。
這哪是心理不適啊,這都快趕上生理不適了。
其實也並非說網絡大電影全都是爛片,
比如2021年被網絡譽為“年度驚喜”的《硬漢槍神》就用電競和勵志兩大要素完美地結合,影片中出色的動作場面調度更是被讚為“神還原吃雞遊戲現場”。
“童星”謝苗主演的《目中無人》更是完美復原了日本劍戟片和邵氏武俠的神韻,成為今年評分最高的華語動作片。
正是由於網絡電影的特性,在有限的條件下迸發出無限的創意,才讓“網大”具有可能性。
在院線電影逐漸萎靡的當下,“網大”不失為一條電影發展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