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揚的手指在牛皮上摩挲,感受着皮革的紋路。父親留下的老式縫紉機在角落裏泛着銅光,機身上”溫州鞋都1983″的字樣已經模糊。
“做鞋如做人,一針一线都要對得起良心。”父親臨終前的話猶在耳邊。呂文揚將裁好的皮料放在工作台上,台燈的光暈裏,細密的針腳像一串串珍珠。
直播間裏,補光燈將他的側臉映在身後的皮料牆上。”家人們看,這是頭層小牛皮,透氣性最好。”他舉起一只半成品皮鞋,”鞋底的每一針都是手工縫制,用的是祖傳的蠟线。”
彈幕飛快滾動:”主播能定制嗎?我爸爸腳踝受過傷,需要特別軟的鞋底。””我在意大利,能寄海外嗎?想給爺爺买雙家鄉的皮鞋。”
呂文揚戴上老花鏡——這是父親留下的另一件遺物。他仔細記下每位顧客的需求,在訂單本上畫着特殊的標記。本子的扉頁上,父親的字跡已經泛黃:”鞋匠的快樂,在於讓每個人都能舒適地行走。”
暮色降臨時,他推开作坊的木門。巷子裏的路燈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影子旁是堆滿快遞盒的三輪車。手機響起,是女兒從米蘭打來的視頻。
“爸,我把你的直播鏈接發到留學生群了,好多同學都想买!”女兒興奮地說,”他們說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制造。”
呂文揚笑着擦擦鏡片。直播間裏,老式縫紉機的噠噠聲與快遞單打印機的滋滋聲交織,像一首跨越時空的協奏曲。他想起父親常說:”溫州人走遍天下,靠的就是一雙好鞋。”
標題:呂文揚在溫州賣皮鞋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