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教養院候牀大塞車,中央將廣設牀位、社區據點。學者認為,根本問題在於不足,增設再多牀位、硬體設備,但人力不足誰來照顧?建議鬆綁法規、放寬照護人力的就業門檻,扶植更多優良機構轉型。
「問題就是沒有人!」明新科大樂齡服務產業管理系教授黃久秦指出,中央要廣設社區據點、牀位,但照顧人力沒有跟上,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照護機構最大困難就是人力不足,才導致牀位被迫裁減,「就算花錢買再多牀,但人力不足,誰來照顧?」
黃久秦說,不只身障機構人力不足,醫院、老人長照機構也鬧人力荒。他呼籲政府鬆綁法規、放寬照護人力就業門檻,有些想重回職場,但全職負擔大,想兼職投入照護,現有法規兼職人力卻無法納入人力比,因此機構不會聘請。黃建議,開放有意願的民眾兼職,鼓勵退休族「再就業」投入,政府應鬆綁相關規定。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祕書長洪心平認為,人力不足無法開牀的現象都集中在都會區,且全台機構百分之九十的收容者都屬認知與智能障礙,但這些人都需要住進二十四小時的機構照顧嗎?
他強調,現有機構的問題是一旦入住,所有決策由管理方主導,身障者的選擇極為有限,讓人感到「被監禁」;政府應在社區設點,身障者白天可就近在社區工作,晚上回到有社工或生活輔導員的住處。
洪心平建議,政府要扶植更多優良機構轉型,將更多選擇權交給案主,並補足人力支持,減緩有硬體卻無人的現狀,也要避免機構為降低成本,找來不符資格的人,影響服務品質。
標題:陽光行動/增照護人力 學者籲放寬門檻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