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披荊斬棘嗎?
想想就行了,不是誰都有機會去。
大灣區的哥哥們,陳小春、張智霖重回披荊斬棘,聲勢浩大。
好兄弟林曉峰,依然不溫不火。
舅舅是中國香港四小龍之一的狄龍,姐姐是著名經紀人姍姍。
有著這樣的背景,林曉峰在內地觀眾心裡,最深的了解依然只是演過電影《古惑仔》。
所以,陳小春和張智霖可以繼續在S級綜藝裡呼風喚雨,林曉峰只能出現在一些低成本訪談節目裡。
蔣昌建採訪林曉峰,打聽他小時候的事情。
從小在屋邨長大,上面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
全家六口,擠在30平里生活。
蔣昌建或真情流露,或故作姿態,臉上流露出很辛苦很不忍的表情。
他問道,那豈不是很擠,要睡雙人床。
林曉峰頗感意外,主持人的問話出乎意料。
他面無表情的回答,很開心。
要不是林曉峰也做過主持人,差一點接不住話。
那年月,普通家庭都如此,林曉峰可沒覺得,小時候家裡窮得令內地同胞垂憐。
改開幾十年的經濟發展,讓某些人心高氣傲,有了平視、甚至俯視別人的資格。
回溯到林曉峰小時候,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前。
內地條件不艱苦嗎?蔣昌建臉上的不忍,從何而來。
他不過比林曉峰大五歲而已。
也對,那個年代很艱苦,他倒未必受過苦。
據網上的資料顯示,蔣昌建出身普通家庭,18歲考入師範大學,然後留校任教。
期間辭職去外貿公司工作,然後回去複旦讀研。
這時,他才24歲。
之後繼續念博士,帶領復旦拿下辯論賽,名嗓一時。
出國留學,學成回復旦任教。
蔣昌建的成功,當然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但是回到當年,1983年能夠參加高考,並且順利通過,已經超過99.99%的家庭。
普通家庭?魯豫都不信。
師範大學畢業當老師,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這是一個備受社會尊敬的崗位,說辭就辭。
去外貿公司乾了沒多久,又重回校園讀研。
什麼普通家庭,能容忍子女這樣折騰。
且不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父權依然強盛,擱現在也能讓父母操心得夠嗆。
家庭越開明,思想包容度越高,往往生活條件越優渥。
在這樣的“普通”家庭面前,林曉峰一家六口擠在30平里,確實會讓蔣昌建面露不忍之色。
成長環境一比較,林曉峰太苦了。
也得虧來的是林曉峰。
假如受訪的是陳小春,聽他講述童年時期。
家裡窮到揭不開鍋,父親無奈之下,帶弟弟出去一趟。
回來時一個人,多了一些錢,和一些大米。
陳小春幼時的五口之家,條件比林曉峰的六口之家,生活更加艱難。
想像一下,那種不忍之色,又將會浮現在蔣昌建的臉上。
除非,受訪的是張智霖,或許蔣昌建的面部肌肉可以釋然。
因為,那位是公子哥出身。
不說含著金湯匙出生,那也是用銀湯匙喝湯的,用不著面露關切、不忍的同情。
同情誰,也不用同情張智霖。
人帥家境好,娶個港姐當老婆,沒事秀秀恩愛。
蔣昌建作為親身經歷過那年代的人,並且受過高等教育,當過老師做過外貿,眼界應該很開闊,他能不知道一家六口30平,是平平無奇的事情嗎?
臉上露出的不忍,可能是一個主持人職業素養,聽到什麼就做出什麼反應。
這就像華少在某檔舞蹈節目上,聽到選手曾經腿部受傷,可能告別舞台,就忍不住打聽對方的心路歷程。
評委席上的金星,打斷了華少的話題。
她說,不要動不動就揭別人傷疤,選手現在站在舞台上,就夠了。
華少未必要揭人傷疤,只是出於主持人的本能嗅覺。
聽到別人的苦難,就想讓對方來一段正能量。
主持人的職業素養,有時真會壞事。
汪涵那檔節目,邀請一位爬寵愛好者,上節目做爬寵科普。
嘉賓熱心分享蛇類寵物,屢遭汪涵打斷。
在汪涵的認知中,蛇是冷血動物,不像貓狗可以處出感情。
一旦有觀眾受節目影響去養蛇,萬一發生意外,人被寵物蛇攻擊,悔之晚矣。
一個主持人有社會責任感,沒錯。
可是既然邀請對方上節目,就要給予足夠的尊重。
以上種種,都是主持人的職業素養,在本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對他人造成的困惑。
要說尷尬,不知是主持人尷尬,還是對方尷尬。
總之,不必如此。
點擊訂閱關注,聽小八和你說一說綜藝裡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