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安靜的風讀史專欄作家
北宋時,單州碭山縣,有個叫朱從因的人。單身,是個染匠,以染布為業,生意淡季時,還做販賣水果的生意。
有一年,朱從因販了一車大棗,前往南京去賣。
一日,朱從因走的口乾舌燥,正巧路過一個不知名的小村子。他來到村頭的一戶人家,想討杯水喝。
這戶人家的男主人,前幾年就死了,家裡有一個叫劉婆的婦人。
喝完水後,朱從因看見一個小男孩,模樣水靈可人,朱從因非常喜歡,他對劉婆說,他想收這個孩子為義子,供他讀書,長大後,沒準能出人頭地。
劉婆不捨。
朱從因便以一車大棗做酬勞。
劉婆同意了。
這個孩子叫劉僧偶。
後來北宋和金國打仗失敗了,徽宗和欽宗父子倆都被金人虜去。碭山也被金軍佔領了。
有一天,劉僧偶沒事在外面閒溜,被幾個金兵看見,金兵感到很奇怪,就上前仔細的端詳他,看了一會兒,一個金兵說:你長得太像少帝了。
少帝是金兵對欽宗的稱呼,也就是說,劉僧偶的容貌與欽宗很相似。
劉僧偶是個有心的人,他把金兵的話記在了心裡。
從那以後,劉僧偶有空就去戲園子聽戲。
當時,戲園子裡演的戲很多都取材於北宋的宮廷舊事,劉僧偶暗暗記住戲裡的那些唱詞。
他經常照著鏡子看,越看越覺得自己可愛,他堅信自己的容貌就是富貴相。
到了南宋高宗時,南宋和金國還在打仗,打著打著,兩邊都打累了,都不想打了,就坐下來談判。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十二月,南宋和金國議和。
議和之後,有大臣上書高宗皇帝。徽欽二帝被虜去金國之時,說不定還有一些皇嗣宗室散落民間,朝廷應該盡力尋找。
於是,朝廷下詔尋找宗室,並命各地官員將所尋訪的宗室帶至京城。
1140年,紹興十年,在碭山的劉僧偶得到了這個消息。
他想起了金兵說的那句話。
他興奮的幾天吃不下睡不著。
他決定賭一把。
萬一實現了呢,
那可是一輩子的榮華富貴。
他逢人就說自己是欽宗的二子。
消息放出去了,
他等待著。
碭山縣知縣得到這一消息,覺得非同小可,趕緊派人查問此事。
劉僧偶沉著冷靜,不慌不忙,侃侃而談回答差官所提各種問題。
他說的都是從戲園子裡聽來的唱詞,有真有假。
碭山縣知縣也難辯真偽,只好將此事上報單州。
單州知州桑夏卿不敢怠慢,派專人護送劉僧偶前往泗州。
到了泗州,司法參軍孫守信見到劉僧偶後,看他的舉止言談不像宗室之人,此人一提到欽宗便眉飛色舞,毫無傷感之情。
孫守信覺得事情有些可疑,他便把自己的疑慮告訴了知州王伯路。
王伯路為了穩妥,決定讓劉僧偶這個「皇侄」在公館住幾天,好好款待。
安頓好了劉僧偶,王伯路立即上奏朝廷。
朝廷對此事非常重視,命令有關部門徹查。
不久,結果出來了,
欽宗並無二子。
這是個冒牌貨。
朝廷派金牌副轉運使來到泗州,與孫守信共同會審此案。
劉僧偶被關進大牢。
誰知第二天,城裡便出現謠言,說皇侄入獄後,夜間牢房上有「火光赤氣」,更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攜帶酒肉來牢中探視皇侄。
孫守信見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人心惶惶。便決定此案不能用刑,只能智取。
此時,朱從因已經去世。
孫守信費了好大的勁,找來劉婆做證。此案才算有了最終的結果。
劉僧偶被打了二十軍棍,「刺配涼州牢城」。
當劉僧偶被押解到來安縣,路過當地的興國寺時,他在寺院的牆上題了一首詩。
三千里地孤寒客,
七八年前富貴家。
滄海玉龍驚雪浪,
權藏頭角混泥沙。
他假冒不成,卻在心裡把自己徹底當成那個假的了。
不久,
劉僧偶竟然真的瘋了。